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大庆市农业信息化三网“捞”出2亿元


  日前,记者从市农业信息中心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通过网络发布农业信息200余万条,农民直接或间接增收2亿多元。专家表示,我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果,电话、互联网、电视这三个网络建设已成为农业信息服务传播的载体,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全面构建覆盖宽泛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实实在在为农民增收

  烟筒屯镇农民姚玉山在网上收集到苇板的供求信息,利用当地芦苇资源丰富的优势,购置了苇板加工机械,建起了苇板加工厂。他还通过农业信息网发布苇板销售信息,使不少购货方到家来订货,苇板厂年纯利润可达15万元左右。

  林甸县三合乡养鱼大户王守勋、马洪德通过网络发布销售信息,鱼苗远销到佳木斯、饶河、呼兰等地,不但解决了销路问题,而且价格由原来的每万尾100元卖到150元,共销售鱼苗2500万尾,增收近20万元。

  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张登伦对记者说:“过去,广大农民对信息缺少认识,基本上是不重视的,大家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农业模式,在生产上结构很单一,也从来没有想过怎样把科技的东西引进来,“老守田园”、“小富即安”是大多数农民根深蒂固的想法。面对当今市场经济时代,不知道该种什么、养什么,自己的农产品也不知道往哪儿卖、往哪儿能卖上好价钱。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农民对新科技的认识就是很关键的事情,农民吃到信息化的甜头后,自然而然就能加深对信息价值的认识,这是农业信息化能真正发挥效果的重要基础。

  信息服务推动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大同区通过网络信息,结合本地实际,经考察论证,确定了产业结构调整项目20多个,如万寿菊、中药材、花生和芝麻等品业,调整面积20多万亩,实现增收2000多万元。

  林甸县宏伟乡根据近年积累的信息知识和乡域种植习惯,结合网上信息,引导宏伟、吉祥、永利等村农民种植胡罗卜,以宏伟五屯为中心建立了胡罗卜生产基地,面积达3000亩,涉及农户400户,总产900万公斤,实现产值270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

  张登伦说:“如何实现农业的信息化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来说是很关键的一步,利用农业信息化服务可以获取各类政策、法规等信息,获得各类技术信息,获得各类农产品供求信息,获得市场行情分析、预测等市场行情信息;企业利用信息网宣传了本地的绿色食品、特色产品、名优种子和肥料等,也同时能获得了免费做广告的服务。而这些都有助涉农产业的快速发展。

  有专家指出,农业信息化给农民提供了各种信息,同时也改变了往年只热衷于玉米的种植状况,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信息“三网”建设日趋完善

  据了解,近日,市农委进一步提高农业110的服务功能,将现有的农业110电话11688119和1259039110整合为12316,进一步完善了110智能化电话语音系统建设。

  截至目前,县(区)农委(农林局)、62个乡(镇、场),有212个村(连队),3000多户农户实现了上网获取信息服务。

  据悉,大庆市农委与大庆无线数字电视公司协商合作,利用数字电视数据广播技术,通过无线数字机顶盒,向我市广大农村地区传输文字、图像、视频等农业信息。农户家里的电视只要安装了无线数字机顶盒,就可以收看到“大庆农业”频道。

  张登伦说:“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全面构建覆盖宽泛,灵敏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和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撑。”

  有专家指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着重从四个方面来重点发展,首先是加快重点数据库建设;其次是加速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建设;再次,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创新;最后,加强全市农业信息队伍管理和人才培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信息服务 农民增收 芦苇 万寿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