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奶业专家:用标准培育理性消费者


  编者按  我国奶业正处在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过5年左右的超常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人年均奶类占有量已达到25公斤,目前基本保持稳定。奶业经过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后,将从超常规发展转入常规发展,正处在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向整体优化结构、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转变的关键期。奶业发展既受到长期积累矛盾的制约,又面临着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确保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本刊将推出“探索奶业持续健康发展之路”系列报道,对相关话题进行深入分析。

  “目前我国奶类年产量超过3300万吨,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奶业正处在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奶业协会会长刘成果做出的判断。“虽然当前奶业还存在奶农养殖效益低、乳品企业效益低的情况,但总体上我国奶业还在持续健康发展。”  

  ●奶类消费习惯尚须引导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本月中旬的中国奶业协会特别理事会议上说,我国在引导奶类消费习惯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消费群体培育仍显滞后,乳制品的现实需求和潜在市场需求差距很大,各地消费水平差距比较明显。如广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但是人均购买乳制品平均为11公斤,仅为全国人均乳制品占有量的一半。这说明,除了收入水平之外,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对乳制品消费也有很大的影响,市场潜力还没有很好地开发出来。

  张宝文建议,要完善奶业标准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完善原料奶的质量标准、液态奶加工工艺以及产品标识,要在饲养、挤奶、收购、运输等环节制定严格的卫生清洁标准,抓紧修订《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与《鲜乳品卫生标准》相衔接。要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严格执行液态奶的标识制度,也就是巴氏杀菌乳标“鲜”,超高温灭菌乳标“纯”,还原奶标“还”。要引导乳品消费,开拓奶业市场。大力宣传和普及奶类营养知识,培养国民乳品消费习惯,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消费,注重培育青少年消费群体,积极开拓中小城市和农村消费市场。

   ●用国家标准引导理智消费

  一个月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奶业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去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个别地区出现宰杀母牛犊现象。奶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较为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消费群体培育滞后,市场开拓不力。

  上海市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升认为,这五大深层次原因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一定程度上又互为因果,其中的核心问题是“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意见》抓住了要害,明确提出了要求:“把提高原料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完善原料奶质量标准体系,抓紧按照生鲜乳品卫生标准修订原料奶收购标准。”

  生奶的生产和质量,处于整个奶品加工的起点位置,它的定位就决定了所有奶和奶制品成品标准的基础水准。如果我们从规范生奶的国家标准上起步,重点放在卫生质量的分级上,然后按照热处理强度的要求来规范加工工艺和成品标准,就可能较为顺利地完善整个奶业的国家标准体系。

  ●优质优价原则应贯穿产业链

  顾佳升认为,“优质优价”的原则不能停留在目前加工企业对奶农的单一层次上,终端市场上的优质液态奶和各种奶制品,按照国际惯例必须以优质生奶制造,否则种种高端奶制品只能是一种商业性的广告。加强、完善我国的奶业标准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主线是:高质量的生奶(低菌落总数)——高质量的液态奶(低蛋白变性率)——高安全性的奶制品(低梅拉德反应)。而这样一条全球奶业所共同遵守的市场经济规则,必须由有力的法律法规即国家标准来保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质量标准 奶牛 养殖效益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