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发展绿色畜牧业变粪为肥而非污


省政协委员盖卫星:发展绿色畜牧业变粪为肥而非污    农村新报讯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如何将整治与发展有机结合?省政协委员、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盖卫星开出了药方。
    他表示,畜禽养殖关乎保供给和农民增收,是很多贫困人口脱贫的希望所在。应按照“一二三四”的思路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首先,坚定一个理念,畜牧业要发展,但要绿色发展,发展“周边水土净美、养殖环境优美、畜产品安全味美”的绿色畜牧业。畜禽粪便不露天,雨污要分流,粪便要入土肥土,而不能入水污水。
    第二,要厘清两大概念。畜禽粪便是粪肥,而非粪污;还田是利用,而非排污。近年来,我省探索出种养结合模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种养殖成本和污染,得到农业部充分肯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畜禽粪便还田利用,就是提高地力,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举措。”
    第三,科学划定 “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各地在划定“三区”时要依法依规进行,规范工作流程,广泛征求意见,兼顾各方利益,做到科学严谨。以“限养区”为主体,把握“适养区”,慎划“禁养区”,避免片面、过度划定“禁养区”,对养殖场一关了之。
    第四,四轮驱动推进。发展绿色畜牧业需要政府主导、部门联合、模式推进、多元投入。畜牧、环保、土地、银行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实施种养结合模式,拉长产业链,提高粪肥资源化利用水平;投入上,国家、市场和养殖业主都要承担。 (记者 方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牧 农民增收 土地 畜产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