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图文:一号文件中的基层创新(上)


图文:一号文件中的基层创新(上)    农村新报讯 图为:六盘水市委副书记魏雄军介绍经验。
    图为:海南省农信“一小通”信贷模式项目负责人刘楠介绍经验。
    图为:湖北省沙洋县委书记揭建平介绍经验。

    本报记者李明照 徐思弘

    创新,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三农创新带来的源动力、新动能,正引领着我国现代农业健康发展,铿锵前行。
    近年,贵州、湖北、黑龙江、海南等地围绕产权制度改革、经营模式、农村金融等问题不断创新。贵州的“三变”改革、湖北的“沙洋模式”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实践着创新强农发展之路。
    25日,部分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者、修改者、学习贯彻者,聚集北京,畅谈学习体会,品评来自基层的创新、创造。本报记者记录了与会专家品评的部分为中央一号文件贡献了鲜活经验的基层创造,现录于此。

    贵州六盘水:股份活四方

    稳妥有序、由点及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确认成员身份,量化经营性资产,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权利。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围绕人、地、钱、经营主体、集体经济这“五难”,六盘水创造性地提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
    资源变资产,就是村集体将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自然资源要素资产化,通过入股等方式加以盘活;
    资金变股金,就是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投入各类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
    农民变股东,就是农民将个人的资源、资产、技术、资金等,入股到经营主体,成为股东,参与分红。
    沉睡的资源活了起来,分散的资金聚了起来,增收的渠道多了起来。
    六盘水市委副书记魏雄军举例:“盘县妥乐古银杏村,把一千多棵古银杏树入股到旅游公司,农民既从门票收入中获利,又能通过出售银杏果增收。”
    此外,六盘水在基层创造实践中,还创建出“三变+特色农业”“三变+乡村旅游”等12种模式和土地股、自然风光股等12种股权形式。
    在那些深入开展 “三变”改革的地区,可以说是——
    无物不股:能产生价值的资源资产都探索入股;
    无奇不股:气候资源、民俗资源、村落资源、古树资源等都能入股;
    无事不股:干事创业首先想到用股份形式来干;
    无人不股:每个农民、贫困户都可以成为股东。
    改革蝶变,惊喜不断。魏雄军表示,目前,六盘水市65个乡镇、31个社区(街道)、881个行政村、29个省级农业园区实现了“三变”全覆盖;共有51.48万亩集体土地、28.92万亩 “四荒地”、68.3万平方米水域、5.86万平方米房屋入股;整合财政资金6.61亿元,撬动村级集体资金1.25亿元,农民分散资金4.28亿元、社会资金45.71亿元入股;39.05万户农民变为股东,入股受益农民达129.03万人(其中贫困户11.31万户33.44万人);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8856.3万元,2015年已全部消除“空壳村”;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55.87万人。
    中央农办专家表示,六盘水的 “三变”改革试验将市场机制和资本运作模式引入农村,农民从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乡村各类生产要素活化起来,其启示丰富而深刻。

    海南农信“一小通”:普惠金融的中国模式

    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县域,加大服务“三农”力度。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海南农信社普惠金融“一小通”创立“九专、五交”模式,把贷款的审批权交给农民,把利率的定价权也交给农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气候资源 林地 银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