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相同的生活 不同的梦想


相同的生活 不同的梦想——听郧阳“打工村”龙头村打工者说自己的“小目标”    农村新报讯 2017年春节刚刚过去,54岁的蔡代兵偕同妻子从郧阳老家赶回深圳宝安,开始新一年的工作。30年前,24岁的蔡代兵第一次坐火车“下深圳”打工。当年的帅小伙如今已经做了爷爷,始终不变的是在深圳和老家之间辗转的打工生活。
    蔡代兵是郧阳区龙头村人。龙头村是郧阳闻名的“打工村”,许多村民重复着和蔡代兵差不多的生活,却又怀揣着各自的梦想。

    全村打工第一人蔡代兵:
    多学点东西,找到更好的工作

    蔡代兵是全村第一个到深圳打工的。1987年,他进了一家表链厂,每天围着一张桌子苦干十几个钟头,做一件8分钱。
    第一个月工资267块钱,蔡代兵整个人都有些飘。过年,他怀揣着两三千元“巨款”回家,办了婚事。春节过后,蔡代兵把妻子也带到了深圳。
    接着,三个弟弟都跟着他一起南下。
    “那些年,我带到深圳的乡亲大概有200人。”蔡代兵说,他带来的人回去后又带来新的乡亲。据调查,30年来,龙头村及其周边,在深圳宝安一带打工的乡亲累计超过2000人。
    “趁着能动,还想多干几年。”蔡代兵说,他今年54岁,目前在深圳一家玩具厂工作,“这活没什么难度,就是累。”
    蔡代兵和村里7个人在这个厂里工作,他们每天必须坚持8小时工作才能完成当日工作量。“年轻的时候应该多学点技术,这个时候就能干点别的轻松活了。”蔡代兵后悔地说道。他听说现在县里开了不少免费农民工技能培训班,“别看我这把年纪了,还是想多学点东西,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为补贴家用走上打工路的罗丽:
    明年一定要回家

    龙头村二组的罗丽本来打算拿了2016年的年终奖后就辞职回家。可是这一出来,又是小半年。
    2008年,罗丽和亲戚第一次南下深圳,那个时候的丈夫并不支持她。
    “当时老公四处打零工挣钱,我见村里很多人都下深圳了,也想出来试试,帮帮家里。”罗丽说,本想干两年就回去,结果两年后她又打算供孩子读完初中再说。等到孩子初中毕业,罗丽又决定等他们上完高中。等到孩子高中毕业读大学,更加需要钱……
    就这样,罗丽越来越觉得应该回去,却又越来越感到还要坚持。9年的青春,她都献给了深圳保安区一家电子零件厂。
    多年来,罗丽每年过年时回一趟龙头村,与家人团聚不了几天,又匆匆返回深圳。
    “本来今年春节就应该辞工的,但为了领那7000多元的年终奖,我又过来了。”回望打工这些年,罗丽感到亏欠老公和孩子很多,“现在家乡的经济也好起来了,明年我一定要回家。”

    边打工边开店的王能友:
    在家乡开家建筑公司

    2016年5月,二下深圳,龙头村六组的王能友、郑全兰把父母儿子都带来了。
    王能友夫妻俩在深圳宝安区的一个小区里面开了一家安装铁门的小店。王能友是技校毕业,学的是钳工。现在他“自己接活是老板,帮人干活是打工仔”。
    “前几年深圳高速建设,这生意还行。可是这两年,建筑工地少了,生意越来越难做了。”王能友说,靠着这门营生,他在十堰买了一套小房子。他们还要在深圳坚持两年,给弟弟也在十堰买一套房。展望未来,父母的心愿是落叶归根。“在老人的心里,还是放不下村里那几亩地。”王能友苦笑着说。
    谈到自己的前途,王能友说:“其实,我也想回家。现在家乡的建设搞得真火红,我这身本事回去也能挣到钱。”王能友说,他准备和几个同行老乡一起回家搞一个建筑公司。
    为了这个目标,王能友这次回深圳成了一个有心人,他努力结交建筑行业的朋友,学本事、筹资金。
    “生活有了目标,干起活来特别起劲。”他说,要在2018年把技术和资金、团队都带回家。 (记者张静 通讯员蔡佶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重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8209.html

无相关信息
下一篇 :图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