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高管放弃30万年薪回村“挑担子”


高管放弃30万年薪回村“挑担子”三年内,负债村变成富裕村    农村新报讯 “想做事,找廖书记。”在宜城市王集镇双泉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3年前,44岁的廖成国放弃高薪,回乡当上村支书后,双泉村的面貌一天一个变化。如今,村庄美了,村民富了,村集体也从负债40多万元的涣散村,变成了结余120多万元的富裕文明村。

    整修机耕道,天黑也能下田

    4月28日,笔者见到廖成国时,他正在村民王大财家门口和村民们修理排水沟,搬石头,提水泥。
    “以前我家门前的排水沟里满是垃圾,村集体出钱,廖书记带头,挨家挨户修缮美化环境,哪个不欢迎?”王大财说,廖成国回来后,双泉村不再落后,现在彻底告别贫穷。
    村庄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以前碰到下雨天,田里的庄稼就收不回来。现在整修了机耕道,种地不沾泥,晚上也能下田干活。”村民杨青锋骄傲地说,在廖成国的带领下,村两委用短短一年时间,建成了一个100亩的采摘基地发展农业生产,建成了高标准的群众活动中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修建了一座公路桥,整修了田间机耕道近20公里……

    放弃高薪回乡,带领村民奔小康

    “你不知道吧,我们廖书记当过公司老总呢。”村民们告诉笔者,廖成国当村支书之前,曾是十堰某房地产公司的工程总监,年薪30余万元。
    说起放弃高薪回乡当支书的事,廖成国说,2012年春节,他回到双泉村,看到村容破落,基础设施严重毁坏或缺乏,村里秩序混乱,乡亲贫困,心里很不是滋味。
    “富裕的地方难道一开始就是那么好吗?”“全村耕地面积4600多亩,山林18000多亩,为啥村民的收入这么少?”“难道双泉村就真的没有致富门路吗?”……
    这一次回家,廖成国想了很多,也萌生了一个想法——回乡带领乡亲们致富。
    2014年秋,他辞职回到双泉村,竞选村支书,带领乡亲们改善贫穷落后的状况。

    发展林果业,负债村变成富裕村

    硬化公路、修复农田水利设施、挖水渠、整堰塘……这些都只是基础。如何致富,一定要找好出路。
    “山顶能搞风能发电,山坡能种果树,丰收时让城里人来观光旅游,这些都能给村民带来收入。”廖成国利用资源优势,大做山林文章。
    廖成国将自己承包的400亩汪家山林地当做集体资产,与庞家山林地连成一片,投资100万种植果树。他还请来林果专家为村民上课,引进适合当地的桃树、柿子树等。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村集体不但还清了40多万元的外债,还结余了120多万元。今年初,村里依托整合出来的110亩集体土地,建成了桃园基地,村民闲暇时间也可以到基地打工。
    如今,尝到“甜头”的廖成国,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他决定盘活资源,利用村里的两个自然泉眼建设纯净水厂,吸引村民入股,打造集景观加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纯净水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 (通讯员何维国 白拥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果树 林地 农业生产 美化环境
上一篇 : 发短信诉民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