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深情耕耘秦巴山


深情耕耘秦巴山——十堰农商行精准施贷扶贫记    农村新报讯 记者朱萍肖敏通讯员叶松熊巍田蜜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入山林。”在十堰农商行董事长朱思爽看来,金融精准扶贫是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农商行理应发挥主力军作用,确保扶在点上、扶在根上。
    金融精准扶贫,农商银行先行。这不仅是十堰农商行的一句口号,更是对秦巴山区数十万贫困户的庄严承诺。
近九成扶贫小额贷款
    出自农商行
“要是没有老赵,我现在还不一定能娶上媳妇呢!”说起农商行的帮扶,竹山县上庸镇九华村贫困户张坤华满是感激。
    55岁的赵发国,是竹山县农商行上庸支行年纪最大的客户经理。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带领精准扶贫党员服务小分队,穿行在山间田野,为乡亲们送去贴心的金融服务。
    前几年,张坤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家里一贫如洗,姑娘家一听,都不愿意继续相处。老赵听说后,主动上门找小张谈心。
    小张本来懂一点养殖技术,想养牛羊,但又缺资金;想找银行贷款,又认为手续太麻烦。老赵耐心讲解,手把手交,仅用1天就办好了贷款。靠着这笔钱,小张养起牛羊,去年盖了新房、成了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金融精准扶贫怎么扶?十堰农商行摸清底情,因户施策,精准把脉,为开好扶贫“药方”打基础。100多支党员服务小分队,对接镇村干部,调查走访贫困农户,力求做到手拉手、面对面、心贴心。 
    两年来,该行全力支持精准扶贫,做到入户调查100%、调查建档100%、评级授信100%、对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满足率100%、贷款利率实行基准利率优惠且政府全额贴息100%、贷款发放后跟踪服务100%等六个百分之百。
    送去金融“活水”,浇开脱贫致富花。截至8月底,全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到29.61亿元,惠及3.17万贫困户。其中,扶贫小额贷款余额8.19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扶贫小额贷款总额的89%。这意味着,全市近九成扶贫小额贷出自农商行。
消除惧贷心理做到应贷尽贷
    两年前,武当山铁炉村的马思明腿部受伤,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但他不甘贫困,一直想发展种养,但苦于没有资金。
    今年初,武当山农商行客户经理赵德泽上门走访时,马思明就提出想贷款3万元。
    万一马思明没赚到钱,还不上贷款怎么办?赵德泽思虑着。
    回到行里,赵德泽汇报了这一情况。“正是因为贫困户有难处、有需求,我们更应该尽职尽责,做到应贷尽贷,不能一贷了之,要跟踪帮扶,把项目做成功。更何况还有市行的尽职免责政策,你担心什么?”行领导一席话,让赵德泽茅塞顿开。
    随后,赵德泽和当地驻村扶贫工作队一起,为马思明办理了3万元扶贫小额贷款。赵德泽还隔三差五上门,帮他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为了消除客户经理“惜贷、惧贷”思想,农商行明确提出,对出现风险的金融精准扶贫贷款,若发放贷款的客户经理履职尽责到位、办理流程合规、借款用途真实、风险化解措施落实到位,一律免责。
    一边是宽松的放贷环境,另一边则是严格的风险防控机制,做到精准施贷和化解风险两不误。
    十堰农商行联合政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筑起3道牢牢的“风险防线”:一是与政府合作,共争取政府扶贫担保基金11350万元;二是与担保公司合作,共与7家政府控股或参股的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担保资金6亿元;三是与保险公司合作,采取保证保险方式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金融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越到后期,越需要有更硬的作风、更大的力度、更细的方法。同时,我们还要融入感情,真情帮扶,及时跟踪解决农民发展生产遇到的困难,这样才会越做越有味。”十堰农商行董事长朱思爽如是说。
创新扶贫模式加快脱贫致富
    8月31日6时许,郧西县观音镇黄土梁村贫困户王家学像往常一样,开着残疾人专用三轮车,来到离家1公里的恒达合作社扫帚加工厂,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10年前的一次事故,他的双腿被压断。上有老父亲要照顾,下有两个孩子要抚养,妻子身体又多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5314.html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 : 图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