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四位支书代表 共话乡村振兴




    说起尧治河村从穷山沟变成富窝窝的故事,村党委书记孙开林打开了话匣。
    尧治河村地处鄂西北的保康县马桥镇,海拔1700多米。1988年,160户人家、640多口人还散居在山坡谷畔,点煤油灯,住破草房。当时的民办教师孙开林,毅然放弃“民转公”的机会,挑起了矿长、村支书的担子,带领群众劈山修路、炸石开矿、筑坝办电、改田建园、兴工办厂,创造了贫困、边远、高寒山村的发展奇迹。现在的尧治河村,已发展成为集水电、旅游、酒业、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村级企业22家,有专业人才及企业员工1500余人。
    结合本村发展历程,孙开林深有感触地说:“乡村振兴主要靠农民,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变‘要我振兴’为‘我要振兴’。”长期以来,尧治河村在坚持发展产业的同时,一直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村民们从“要我奋斗”变为“我要奋斗”。
    孙开林介绍了尧治河村的“铁规”:婚丧嫁娶不允许铺张浪费,烟不超过10元1包,酒不超过50元1斤。“10年前,我们村就提出‘十个一’计划:每个家庭要有一个书房、一百本书、一台电脑、一个微博、一个客房、一幅画、一个手工艺品,每个人要会唱一首村歌、会讲一个村里的传统文化故事、会背一首古诗。村里文化广场、公共图书室、文艺宣传队、运动场一应俱全。”
    孙开林说:“正是这些被媒体解读的‘最牛村规’,这些浸入村民点滴生活的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化元素,使得村民们没有坐享其成的想法,没有等靠要的打算,而有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黄梅县柳林乡老铺村党支部书记陈燎原——
    盘活山水奔小康

    “我们老铺村是集库区、边区、苏区、山区于一体的贫困村,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向总书记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黄梅县老铺村党支部书记陈燎原动情地说。
    今年55岁的陈燎原中等身材,因为长期在村里骑摩托车,脸庞被山风吹得黝黑。2001年,他辞去广州三星级酒店财务总监的职务,回乡担任村支书。一上任,村里30余万元的欠账摆在面前。陈燎原分析了老铺村“六山三水一分田”现实情况后,决定盘活山水资源,让资源资产化,增加村级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通过完善山林承包合同,老铺村的荒山变成基地,荒林变为果园。600亩板栗、1600亩油茶、1500亩楠竹等特色经济林收入可观。
    山盘活了,接下来是活水。陈燎原通过招商引资,改扩建龙池河水电站和腊里岩电站,从此河水不再泛滥,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收入。接着经过3年招商,山沟沟里引来“金凤凰”:湖北瑞坤旅游开发有限公投资1.4亿元建成柳林玫瑰谷生态旅游风景区,为村里带来300多个就业机会。
    村里的发展日新月异,回乡过年的村民看在心眼,心动不已。八组村民陈林断了打工的念头,买了卡车跑运输,妻子开起副食店,老父亲在玫瑰园当园丁,月薪2000多元。在家门口全家一年能赚十几万元。
    盘活一村山水,照亮了老铺村的小康之路。陈燎原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和建设,才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本版图文均由农村新报特派记者徐思弘发自北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玫瑰 荷花 技能培训 莲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