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为“扶贫车间”点赞


为“扶贫车间”点赞    农村新报讯 庞青松

    恩施市崔家坝镇社区同心鞋厂有个“扶贫车间”,100多平方米的车间内有28名贫困村民,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信心和希望,鞋厂还将“扶贫车间”开进农户家中。这样的鞋厂镇上还有10家,为200个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值得点赞。
    相对东部沿海而言,中西部地区企业少,就业的机会少,这让很多人面临艰难选择。去他乡务工,则要丢下老人和孩子;守在家中,又没有一分钱的来源,一家老小怎么生活?崔家坝镇的“扶贫车间”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之一。“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家庭工作两不误”,“扶贫车间”的出现,给村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机会,为社区居民铺开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就业难,不只难在无合适的岗位,更难在有合适的岗位却可望而不可及。“家庭代劳”模式为400多户村民提供了600多个就业岗位,这些社区居民从“无业”华丽转身为“有业”,从“不能上班”到大显身手,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扶贫车间”让很多村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扶贫车间”让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而生活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乡风。崔家坝社区书记刘其国说:“大家有了事业,社会风气也逐渐好转。”事实证明,对更多人来说,只要她们有业可就,有正当钱可挣,她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当人们都投身于事业时,自然没有闲心去参加那些无聊的活动了。
    企业要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扶贫车间”帮很多人实现了就业梦,尤其是帮一些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难,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018年,全镇鞋厂的订单达到3000万元,“崔家坝手工棉鞋”的牌子也越来越响。
    崔家坝镇的“扶贫车间”不仅为贫困户就业带来了机会,也给脱贫攻坚带来许多启示:首先要看到,就业是见效最快的脱贫方式,我们应将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其次,在社区和乡村,我们该引进一些什么样的企业?当然要多引进一些有助于解决就业难的企业。同时,如何处理好扶贫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当然是既要发展,也要扶贫,二者并不矛盾,关键要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像崔家坝镇的“扶贫车间”一样,扎根于社区中,既依靠社区居民,又惠及社区居民,必然能实现多赢格局——就业者有可观的收入,企业有稳步的发展,社会有更多和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2908.html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 : 警惕酒驾下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