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宜城是如何做到的?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董园园 通讯员 何维国 李勤
宜城市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成效显著:化肥、农药减量分别超过20%和15%,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75%和85%,初步实现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成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8月29日,省委、省政府在该市召开工作推进会,推广他们的做法和经验。
农业面源污染,污染主体点多面广,整治难度自不待言,宜城是如何做到的?市委书记郭静认为,宜城的主要经验是,从规范农业生产主体行为入手,激发经济活动内在动力,由政府主导向农民主动转变,由行政推动为主向市场驱动为主转变,由短期见效向长期稳定转变。
实施生态循环一体化
发展畜牧养殖,粪便污染是一大难题。宜城实施生态循环一体化项目,化害为利。
8月29日上午,流水镇余棚村党支部书记张伟指着一排整齐的肉牛养殖舍对农村新报全媒记者说,“以前人畜混居,牛粪随意堆放,现在统一规划,集中处理。”
余棚村三组年出栏肉牛1000头以上,年产生粪便量4000至4500吨。“以前环境脏乱差,现在实施肉牛养殖生态循环一体化项目,将养殖场后移5米,统一规划,按每户60平方米标准,兴建3600平方米肉牛养殖舍,实行集中养殖,将腾出的老旧牛舍改造成草料间。”张伟说,建设年处理5000吨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中心,对牛粪统一收集、转运,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发酵,生产1500吨商品有机肥。
“这地里埋的就是有机肥,你看,还有很多蚯蚓。”张伟现场掀起一堆土说,该村建设有机种植基地,实现种养循环一体化,打造生态有机村。
截至目前,该市368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完成粪污综合治理改造,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 6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65%。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发展循环农业,农村废弃秸秆、畜禽粪污、烂瓜果等都变成了村民的“热、电、冷、气、肥”。
在流水镇落花潭社区,湖北绿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4座巨大发酵池正在工作。公司董事长熊炜说,以农村有机固废为原料,利用厌氧发酵技术,转化为清洁能源,实现变废为宝。这里输出的沼气,通过发电机组转化成电能,输送给附近居民使用。“每年可消耗秸秆5万吨,畜禽粪污2万吨,原材料采集半径为20公里,未来三年,我们还要在宜城建立5个区域化有机固废生态化处理中心,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农民增收。”
宜城市对养殖业废弃物和秸秆等农业面源污染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殖循环链条。目前该市建设部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6家、省级15家、襄阳市级137家,发展现代循环农业30万亩,引进专利技术的嘉博文、绿鑫等公司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沼气、电能、有机肥等,辐射面积10万多亩,带动农业增效2000多万元。
多措并举促高质量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需要多方改变。
该市坚持政府引导扶持、市场化运作、社会资本参与,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千家万户,组建产业联盟。目前,全市2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已带动发展绿色农业生产基地20万亩。
积极引进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农超对接项目,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提升品牌溢价。该市先后引进阿里巴巴、延爱等知名电商企业,在所有村建立淘宝站,网络农户2.6万多户,发展优质农业20万亩,打造“三品一标”36个。
在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中,宜城正通过多方面结合,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减量化增长,为乡村振兴再添新动能。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