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鸡喂食、打扫鸡舍、捡鸡蛋是吴锡宽老人每天的“功课”。“如果我不把鸡养好,就辜负了国家的好政策。”一个春日的午后,住在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马岩村1组的吴锡宽开始打扫鸡舍。鸡舍里,60多只土鸡“咯咯咯”地围着他打转,叫个不停。
年过七旬的吴锡宽老人笑着说:“这是帮扶单位去年给我们送的鸡苗,养了大半年,一只有三四斤重,吃的是玉米、谷子、豆子,纯属土法喂养,是原生态养殖。”
一直以来,由于位置偏远,再加上年老体弱不能干粗重活,他们生活非常困难。
为了改变现状,2015年,帮扶单位为每个贫困户送去了20只鸡苗,希望他们通过这一方式为家庭增加点收入,早日脱贫。
接过送来的鸡苗,吴锡宽激动不已,“感谢党和政府帮助我们发展生产,解决困难,我一定会把鸡养好。”他希望通过这批鸡卖个好价钱后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实现自己的脱贫梦。
“相关部门的帮助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吴锡宽告诉笔者,缺乏技术,村上还会联系技术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同时还免费提供防疫。
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精通,吴锡宽的养殖技术飞速提高,鸡场的生产逐步步入正轨,并扩大了养殖规模,从20只鸡变成了100只。效益逐年递增,2016年顺利摘下“贫困帽”。
吴老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账本给我们看,陈旧的账本上记录着去年年底的销售情况,“卖鸡一只110元,4只540元,5只510元……”总共加起来卖了30只公鸡,差不多接近4000元的收入。一旁的老伴儿告诉笔者,春节的时候,每斤可以卖到14元,现在行情不大好,就留着剩下的母鸡下蛋,每天大约30来个,一月下来,也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他家的鸡是纯粮食喂养,包谷、谷子都是从周边的农民家里收购的,是实在的土货,肉质紧、脂肪少。我们有几位朋友吃了他家的鸡后,经常叫我帮他们带回去。”村干部对此夸赞不已。
听说吴锡宽养鸡养得好,不少贫困户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几年来,吴锡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勤劳致富这样一个事实,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只要树立起生活的信心,靠着勤劳的双手,我们也能闯出一条自主创业的成功路。”吴锡宽说,现在自己的年龄大了,不求养的数量多,只希望就现在这不大不小的规模,养好就行了。他已经将技术经验传授给了更多的贫困户,让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笔者得知,通往吴锡宽家门口的泥结石路,今年将进行硬化,解决了他们一直以来心头的顾虑。道路硬化了,不管是商贩来收购,还是客人来现场买都要方便得多,市场销路将大大扩展。 应凤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9-05-05/14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