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炕腊肉的流年


    腊月是炕腊肉的好时节。还记得我家杀的第一头年猪,炕出来的腊肉色泽金黄,腊味飘香。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一年,家里的生活条件有所好转,父母没有再把养大的猪卖掉,决定留着过年。看到新鲜的猪肉、前来祝贺的乡邻、我和弟弟满脸的欢笑,父母欣慰极了。

    年猪肉,必须炕,才有腊月与过年的味道。父母谙得此理,吃完刨猪汤、送走亲朋后,就把炕腊肉纳入日程。

    说干就干。父亲力气大,端来木梯子搭在墙上,爬上去后,将绳子系于木檩上,垂下,把木搭钩拴于绳子上,待用;再把用棕叶子系好的,用盐、花椒等腌制过的猪肉提起来,挂在木搭钩上。父亲做完这些,已有些累,还喘起了粗气。

    母亲力气小,干不了重活或冒险活,索性就去抱柴火,然后放在灶里点燃了,再吹一吹,星星之火便呈燎原之势,越来越大,燃起的青烟一缕缕地升腾到屋顶,钻出瓦房。火不能太大,否则会烧化腊肉,稍有不注意,腊肉就滴答滴答地掉油了。腊肉与火的距离也要恰到好处,远了,不利于炕腊肉;近了,又会烧化腊肉。

    柴火里得有柏树丫,炕的腊肉才更香。母亲想到了这一点,马上催促父亲到坡上去砍。父亲拿上绑好镰刀的竹竿与篾刀,就往柏树下走去。盯准目标后,用力举、拉竹竿后,那些柏树丫就被钩住、拉断,掉落到地上。如果不够,就搭上木梯子,上梯用篾刀砍。等足了,父亲才住手,抱着那些柏树丫回去放在火塘上。借助于火势,柏树丫“噼噼啪啪”地燃起来,成了猛火,窜上去熏烤着腊肉。“该翻动腊肉了。”母亲在一边提醒,父亲配合得十分默契,尽可能把所有腊肉们都熏烤到,吮吸柏树丫的香味。等柏树丫燃完了,熏烤“香”的环节就结束了,父母长长地舒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烘炕腊肉了。这个环节必须注意观察火势,适时加柴,保证恰当的火势。父母拿捏得游刃有余,炕出的腊肉金灿灿的、香味十足,令人垂涎欲滴。父母不能一直看着,他们还有其他事情做,想到我们闲着,就安排我们照看炕场。大约是贪玩的缘故,我们分了心,以至于火大烧化了腊肉或火熄灭了,没达到炕腊肉的目的。父母发现后不仅没有责骂我们,反而鼓励我们总结经验教训。这招真灵,我们加强了责任心,硬是把腊肉炕得与父母在的时候一样金黄、芳香。

    夜深人静后,父母把我们安顿入睡,又守着炕场的火势,继续炕腊肉,实在熬不住了,才熄火上床睡觉。炕腊肉要做好几天,直到腊肉可以存放或悬挂了,才能告一段落。那时候,望着诱人的腊肉,一家人总是欢欣鼓舞。

    自从那一年后,炕腊肉每年都在腊月粉墨登场,炕出色香味美,炕出欢声笑语。内心里,我们都渴盼着过年,渴盼着炕腊肉。后来,我们兄弟俩都住校读书了,家庭开支大了,甚至有些入不敷出,杀年猪、炕腊肉又成为奢望了。我们理解父母的心思,只能努力读书,换取他们的欣慰。

    直到我们升学成功后,炕腊肉才又重新上演。那升腾的青烟、翩翩起舞的火势、金黄的腊肉、弥漫的腊味,掺着我们的欢笑声,织成唯美的景致,定格进我们的脑海里,伴我们度过寒冷却不失温暖的腊月,迎候一个又一个吉祥年的到来。

    何龙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猪肉 花椒 总结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