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肃南牧民身边的“兽医 120”


    安玉锋在鉴定绵阳毛质

    在甘肃省肃南县广阔的草原上,他迎着漫天风雪走家串户,脚踩着牛羊粪为农牧民的家畜驱虫、药浴、防疫注射,与牛羊为伴,与广大农牧民交朋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为畜牧事业发展倾情尽力,他就是肃南县兽医局高级畜牧师、县政协委员——安玉锋。

    安玉锋在畜牧战线上二十多年的工作学习中,曾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省、市下达的科研项目1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地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被肃南县委、县政府授于“县管拔尖人才”,县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牧民身边的“兽医120”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安玉锋出生在肃南县大河乡的一个牧民家庭。小时候由于兄妹多,家里的生活十分困难。家乡的落后面貌使他产生了奋发图强、献身畜牧业的强烈愿望。

    为了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基层畜牧业科技工作者,更好地为广大农牧民朋友服务,安玉锋1991年从甘肃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先后到大河乡、鹿场、皇城从事畜牧兽医技术工作。

    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一个兽医药箱,是他出行的全部家当。因为总是逢叫必到、随叫随到,安玉锋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兽医120”。只要有群众求助,安玉锋背上药箱跨上摩托车就出发,总是有求必应。遇到紧急情况,常常是放下电话拔腿就跑。

    有一次,大河乡东岭村牧民贡保家的母牛难产。傍晚7点,正在饭桌上吃饭的安玉锋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急忙赶到他家。主人贡保焦急万分地说:“这头牛应在中午生产,可直到现在还没有产下牛仔……安技术员,你得帮帮我呀!”

    安玉锋一边安慰贡保家人,一边开始忙活了起来。他迅速戴上手套,对医疗器械消毒后,把手伸进母牛体内进行检查。

    “没事,就是胎位不正,调整好就行了。”在安玉锋的帮助下,母牛顺利产下了牛仔。牧民贡保一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对安玉锋千恩万谢。当晚9点多,安玉锋才起身往回赶。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安玉锋汲取充足的养分的同时,也和牧民朋友建立了深厚情谊。在长期与农牧民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一份难解的“恋农情结”已深深地融进安玉锋的心里,他视农牧民为自己的亲人。“我是牧民的儿子,为农牧民做点事是我应尽的职责。”这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走上社会几十年间的座右铭。为了给牧户提供更加及时、周到、便捷的服务,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打电话,他都能第一时间到达,为农牧民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像这样的故事,在这位畜牧工作者身上举不胜举。在长期的实践中,他把试验室搬到了牧场圈舍,把论文写在了祁连雪域;在乡亲们眼中,他是随叫随到的“兽医120”;在同事们看来,他就是草原家畜的“保姆”。

    乡亲增收致富的“财神爷”

    “畜牧是传统产业,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服务好农牧户,给农牧户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非常必要。”安玉锋说。细羊毛是肃南县农牧民的主要收入,安玉锋一直想着如何让农牧民朋友增收致富。

    2009年,他和同事历时三个月试制,生产出绵羊专用标准标记号。经试验推广,受到广大牧民和毛纺企业的好评。这种做法一改过去该县绵羊标记号不标准的困局,为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保障。

    针对羊毛收购市场混乱,商贩压级压价,细毛羊养殖户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的问题,他积极协助合作组织,在细毛羊主产区开展以机械剪毛、套毛除边、分级整理为内容的细羊毛标准化生产工作。如今,已有500多吨优质细羊毛进行整体出售,每公斤羊毛的价格高于市场价2.5元,参与户户均增收2000元;大力推广绵羊穿衣技术过程中,经多方筹资,不仅制做羊衣10万套在细毛羊主产区开展整村推进示范推广,还定期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

    他先后在肃南县皇城镇皇城村、北峰村、马蹄乡东城子村,明花乡双海子村养殖小区指导推广“细毛羊两年三产”和“绵羊同期发情腹腔镜输精技术”综合高繁技术。组建示范推广高繁母羊群,经两年的连续推广扩繁,突破了主要技术瓶颈。目前,繁殖母羊已达到20群4000只,经产母羊年平均产羔率达到157%。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绵羊 畜牧 草原 母牛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