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扎实做好基因库保护工作助推家禽业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自1959年建所就开展地方鸡种保护利用工作,并于2000年由农业部正式批准获建第一个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基因库的建成不仅是地方鸡种有效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鸡种创新利用的重要平台。自建库以来,基因库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为保障我国家禽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江苏省引种依循重要、珍稀、濒危、特色的保护原则,建立了遗传资源有效保护机制,收集保存了29个各具特色的地方鸡品种,如无尾综骨的瓢鸡、成年体重仅有800克的微型鸡、濒危的萧山鸡、市场较大的清远麻鸡等。配种依据不同品种特征特性和严格控制近交系数的原则,制定了“家系等量留种随机选配法”“家系等量留种轮回选配法”“小群随机选配法”等多种配种制度,世代间隔以一年为保种规划,稳定群体规模,做到所有记录资料规范存档,最大可能确保各品种的特征特性不降不减。

    为确保保种工作顺利开展,江苏省采取了多项创新性工作。一是新建了鸡遗传物质样本库。在基因库保护活体多样性的同时,还进行了生物技术保种的探索,建成了鸡遗传物质样本库。二是新建了国家家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管理平台。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领导下,以信息化、大数据为依托,承担了国家家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建成全国家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基因库信息库,实现家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基因库保种状态的动态跟踪与分析评估,搭建政府与保种单位有序、有效的信息沟通与服务机制,实现动态监测,提前预警,推动我国地方鸡遗传资源长期可持续保护。三是开展资源系统评价与种质特性挖掘。为充分发挥地方品种在市场中的资源优势,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开展了26个地方鸡种性能标准化测定,明确了各品种需要重点保护的性状,评价了各品种开发利用的价值和方向;同时利用组学深入挖掘了地方品种风味独特、早熟、生活力强等重要经济价值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加快了地方品种开发利用和市场优势的发挥。

    保种群的健康和安全关系家禽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五年疾病净化已是基因库活体保种中的一项常规工作。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同研制了“地方鸡种禽白血病/白痢净化技术规程”,在各世代严格开展保种群白血病、白痢净化,确保了保种群的安全,近年基因库保种群未发生任何重大疾病。

    下一步,江苏省将继续强化保种能力。扩增基因库保护能力及地方鸡种遗传物质样本库,扩大基因库保种范围和数量。在统一标准化的条件下,开展地方鸡种生产性能精准测定和评价,利用组学技术筛选地方鸡种肉用、蛋用、繁殖力和生活力等优异性状形成的基因或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建立表型遗传标记与分子遗传标记相结合的遗传改良方法,加快地方鸡种的创新利用。同时,统一保种场库数据格式,开发数据分析系统和预警模型系统,升级家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完善家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平台。整合并优化现有平台相关数据资料,做好备份和优化,实现实时动态监测,确保资源安全。

    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个体测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基因库 品种 地方品种 标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