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广播电视"村村通"助云南边陲山寨走出封闭


  新中国成立之初,自称"高山上的人"的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莽人,走出茫茫原始森林开始定居定耕,社会形态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但多年来,由于生产方式、历史欠账等多重因素影响,地处中越边境崇山峻岭间的莽人村寨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缓慢。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台收音机才出现在莽人村寨,1993年莽人山寨才有了第一台干电池袖珍电视机。直到2007年,4个莽人村寨没有一个村通电、通广播电视,村民们看不到电视节目、听不到广播。外面精彩的世界距莽人人家仿佛很远,莽人村寨与现代社会间横亘着一道"鸿沟"。

  在各级政府特殊帮扶下,这道"鸿沟"开始慢慢缩小。去年秋天,龙凤村等4个莽人村寨的120多户莽人人家搬出了低矮破旧的简易房,乔迁政府为他们建盖的永久性安居房。新居新气象,新村新面貌,村里不仅通水、通电、通路,每家每户还配套安装了直播卫星接收器和电视机,可接收40多套节目。

  外面的世界,开始"便捷"地通过电视走向莽人人家,人们的生活陡然丰富了许多。加上政府派出的工作队队员细心的言传身教,莽人人家的生活在点滴中有了变化。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子有了到县城找工作胆量,只会种水稻的哥嫂开始学习种菜、种草果,娃娃们为了"长大看世界"读书的兴趣浓了,小伙子讲卫生不爱"吃酒"了……。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地处西南边疆高山阻隔的云南省,许许多多大山深处的边陲山寨象金平4个莽人村寨一样,受益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逐渐打开封闭的大门,走出闭塞,融入现代社会。

  据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介绍,2009年云南省启动了4万多个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全省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已分别提高到93.35%和94.66%。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村村通"建设任务占全国总量71万个村的十分之一,第一批设备采购量占全国采购总量366万套的1/6,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提前完成国家第一批集中招标采购的684227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安装调试任务,有效解决了全省边远农村约240万人听广播难、看电视难的问题。

  按照国家和云南省"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底,云南省将采用先进的直播卫星覆盖技术完成7178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全省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将分别达到95%和96%。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原始森林 水稻 高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