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平凉金果”错季香


  深秋时节,位于六盘山脚下的“中国苹果之乡”——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欣喜的果农们又开始了采摘工作。在黄土高原的大丘深沟中,一片片苹果园映入眼帘,不时可见红彤彤、沉甸甸的果实将枝条坠断。

  “我县苹果产业已经成为治理水土流失和富民强县的‘拳头产品’。” 静宁县副县长徐永宏告诉记者,今年静宁县果品总产量达到30万吨,销售收入约6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1300元,约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一半。

  据介绍,作为国家开发扶贫重点县和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静宁县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走出了一条以林果产业带动生态治理的路子。当地百姓称之为:“山顶戴帽子,山腰缠带子,山谷穿鞋子。”即从山顶至山脚,分别种植生态林、经济果林和农作物等,巧妙地解决了 “ 沙子”、“票子”和“肚子”等问题。

  静宁县拥有黄土高原独特的光热和土壤条件,年降雨量达到400多毫米,特别适合优质苹果生长。记者拿起一只“红富士”品尝,虽有一丝青涩味儿,但渣少、香味足、酸甜适度。

  “刚下来的苹果还不是最好吃的,得放一放。”静宁县城川乡高湾村农民王军说,“苹果耐储藏,可以利用它的这个优点来多赚钱。如果现在卖,才1块6毛钱一斤,舍不得。我建了地库,把苹果存放到明年五一节,每斤能多卖4到6毛钱呢!”

  静宁县目前建有32家2000吨至10000吨的大型苹果储藏库,保存期长达半年以上。去年8月份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的专供苹果,就是前年秋天储存的。打时间差、反季节销售,已成为当地农民提高苹果售价、防范种植风险的“秘诀”之一。

  能否进一步提高苹果的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打造过硬的品牌,这是必走之路。” 徐永宏说,静宁县目前已相继建成果品包装、加工、贮藏、营销型龙头企业 27家,保证了70万亩果林的果品深加工需求。同时以“平凉金果”为统一品牌,在国内主要向南方销售;在国外力推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市场,保障了苹果产业平稳、快速地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干旱 三北防护林 退耕还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