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河北省农业气象“两晚”技术益处多多


  中国气象报记者毛翠辉报道 据农业部门消息,截至10月26日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全部结束,全省共播种冬小麦3610万亩,较去年增加20万亩,播种时间较常年推迟5至7天。

  受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种植带北移,冬小麦播种期推迟,延续多年的秋分种麦这一“常规”在河北已被打破,“秋分种麦正当时”变成了“寒露种麦更适宜”。省农业气象中心根据全省冬小麦适宜播种的农业气象指标、夏季降水和秋季土壤墒情、秋作物生长状况,结合未来天气气候趋势预报,提前制作发布了全省冬小麦播种期预报。给出了全省冬小麦适宜播种期,衡水、邢台、邯郸三市10月7日~10月15日,比常年偏晚 5~7天,廊坊等北部地区偏晚5天左右。

  尽管今年三秋种麦期间天气晴好,墒情适宜,但农民并不盲目提早收秋、种麦,延迟收获、等待播期的现象普遍。玉米大面积收获在9月26日至10月5日,比常年推迟5~7天;小麦播种期控制在10月10日以后,比常年晚5~7天。“玉米晚收可以增加粒重,小麦晚播能避免冬前旺长,少浇一水,还能减小病虫草害、冻害发生的几率。”玉米晚收,小麦晚种,通过实施“两晚”技术,省平均年增产玉米5亿多公斤,年节水20多亿立方米,年节约浇水成本6亿多元。

  懂得科学种田的农民朋友,对“两晚”技术赞叹不已,因为他们已经尝到了“两晚”带来的益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冬小麦 玉米 播种期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