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气象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农业干旱每年受灾面积高达2000多万公顷,粮食损失约120亿公斤;低温灾害严重的年份可使粮食产量损失达100亿公斤以上。我国既是农业大国,又是气象灾害频发国。有农业专家曾指出,“农业,说到底,就是光合作用的问题。”所以气象服务成为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

  河南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全省粮食总产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夏粮总产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干旱却时常光顾河南,河南省干旱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受灾面积的一半以上,严重干旱年份比例高达75%。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的可用水量减少,河南干旱灾害呈加重趋势。河南省利用气象服务农业防灾减灾的实践,给人启发,提供借鉴。

  看点之一

  为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河南鹤壁有一块名气很大的试验田。这块试验田坐落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在这1公顷的土地上,2005年平均亩产小麦655.9公斤,亩产玉米1006.85公斤,创造了同一块土地上,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亩产超一吨半粮食的超高产纪录。2007年它再创新高,一年两熟达到1733.66公斤,成为目前我国15亩连片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平均单产的最高纪录。

  2008年,这块孕育奇迹的田地雄心万丈,向新的纪录冲刺,可脚步却在8月25日这一天停下。浚县农科所副所长常建智回忆说,“那天狂风大作,后来我们才知道,有9级风,地里的玉米倒了一片,损失很大,就是因为这场大风,上年的十几项省部级、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没有完成。”河南省气象局副局长赵国强当时也来到现场实地考察,赵国强感慨地说,“看着一片片倒下的玉米秆,真是心疼啊!我们当即决定对试验田加强气象保障服务。”

  现在,鹤壁市气象局在试验田安装了农田九要素实时监测系统、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增雨防雹作业炮站、LED天气预报显示屏……据鹤壁市气象局局长王军介绍,正在建设中的鹤壁市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保障中心就建在试验田的旁边。

  气象保障一到位,马上就显效。此前在试验田已经进行了两次人工增雨作业。常建智告诉记者,今年麦收气象服务也帮了大忙,本来决定6月7日对万亩小麦核心区进行实打验收,可6日一直下雨,验收组决定延迟收麦,经气象局预测,7日多云,8日还会有雨,所以建议按原计划加紧收麦,不能耽搁。农科所采纳建议,按原计划执行,避免了改变计划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经核实今年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690.6公斤,再一次创造了纪录,农科所所长程相文感慨地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靠人努力,二靠天帮忙,这个‘天’就是气象服务!”

  如今看着整整齐齐、长势喜人的玉米,赵国强不禁欣喜地说,“去年是心疼人儿,今年再看这玉米地,真是喜欢人儿啊!”

  ◇专家点评

  提高气象科技含量,增加和改进气象观测设施,是防灾减灾最切实有效的手段之一。

  目前河南省初步建立了基于地基、天基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信息网络系统,有119个国家气象台站开展常规气象观测,乡镇自动雨量站1719个,30个农业气象观测台站,还有3个农业气象实验站。由于旱情是河南最主要的灾情,河南省非常重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目前,河南全省共有37mm高炮297门,车载式火箭发射架343部,地面作业控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比例达40%。这些仪器设备,正在为河南农业的防灾减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规划》确认,到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万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河南省主动请缨增产300亿斤。为实现气象对粮食生产的先导和支撑作用,河南省规划从2008年到2020年,建设河南省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保障工程,主要包括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工程、农业气象保障信息服务工程和人工增雨防雹减灾工程,通过防灾减灾和气象保障服务,争取做到平均每年增收、减损粮食达5%—10%。

  看点之二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08年11月初—2009年2月上旬,河南降水严重偏少,旱情十分严重,为建国以来第二严重的秋冬连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干旱 粮食 玉米 小麦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