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安徽科技进村 农业引智“落地生金”


  阅读提示

  “皖油14”等杂交油菜新品种攻克世界性难题、“长丰草莓”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系列国字号农业品牌纷纷诞生,是我省农业科技进步的必然,也是农业引智的重要成果。2005年以来,我省共培育农业引智成果300多项,创建13个省级示范推广基地,创造经济效益达78亿多元。

  从学技术到“借”模式

  初秋时节,踏访五河县头铺镇养殖场,你听得见猪叫,闻不见臭味;看得见猪舍,见不到污水,更没有蚊虫苍蝇。去年初,养殖户马传召采用了从国外引进的发酵床养猪技术,不但生态环保,而且效益可观,每头出栏生猪净增收90—150多元。据悉,蚌埠市从2005 年开始组织开展“发酵床生猪清洁养殖技术”引智项目,目前已推广近10万平方米猪舍,累计生产优质肉猪近20万头,产值超过2亿元。这是我省农业引智成果的一个缩影。

  “安徽农业‘大’而不‘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农业引智工作大有可为。”2004年,省外专局就与省农委联合印发《引智工作进一步为“三农”服务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引智工作的优势,加大为“三农”服务力度。省外国专家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进入“十一五”以来,我省在引智项目结构、重点项目上突出向农业倾斜,每年实施的农业引智项目、重点项目均占全国项目的半数以上。日本葡萄、美国黑李、法国朗德鹅等陆续引进,果蔬节水增效栽培、发酵床生态养猪、稻鸭共作技术等不断推广,结出了累累硕果。

  发展现代农业,国外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值得引进,一些先进的生产方式、管理经验更加值得借鉴。2007年以来,我省先后组织3批59人次农村致富创业带头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赴日本研修培训,学习日本“一村一品”的先进理念和运作模式。

  合肥市大圩镇新民村借鉴日本“一村一品”经验,把葡萄产业发展成为全村支柱产业,打响了大圩葡萄特色品牌。截至目前,新民村葡萄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亩,年产优质葡萄500多万公斤,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65%-70%。

  在“别人肩膀上”创新

  今年8月2日,200多位种子经销商和农户代表来到省农垦龙亢农场观摩。看到长势喜人的“绿旱1号”水稻,大家不住地点头称赞。

  “绿旱1号”是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朱启升多年苦心钻研培育而成。作为全国唯一通过国审的水旱两用稻新品种,“绿旱1号”今年已在全国推广种植近100万亩。朱启升研究员介绍,这项自主创新成果凝结着引进智力的功劳,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实现的。从 2000年起,省农科院课题组聘请日本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打开了研究思路。与此同时,他们又远赴美国、菲律宾开展水稻育种国际研讨与交流,充分吸收借鉴了国际最新研究成果。

  一些专家指出,在农业科技领域,引进国外智力关键要在引进消化吸收上下功夫,要在提高创新能力上见成效。“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引进国外技术,尤其是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不能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引进智力不仅要引进具体的技术,更要引进创新的观念。”省农科院院长杨剑波介绍,他们在引智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以引智为杠杆撬动科技创新。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实施再创新,省农科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Ⅲ优98”是引进日本专家开发的新品种,省农科院水稻所在日本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制定出该品种新的栽培技术规程,得到日方高度肯定并引回日本使用,安徽生产出的种子也返销日本。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关键是培育本土创新型人才。从2004年至今,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每年都要举办一两次外国专家讲座。目前,全镇已培训技术骨干40余人,受训果农2000多人次,做到了每片一名技术骨干,每家一个技术明白人。宋疃镇果蔬协会会长刘胜明说:“我们通过引智借鉴吸收了日本先进种植技术,又继承了我国传统技术精华,研发创新形成了苹果小冠开心形及简化优质生产技术体系。”他们应用新技术培育的“和兴绿丰”牌苹果已成为拳头产品,畅销苏、浙、沪等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葡萄 发酵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