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北科报:海洋中美人鱼生存堪忧


  那些在海上漂泊数月之久的探险者和水手们,常常用粗笨的单筒望远镜向远处眺望,有时就能透过弥漫的水雾,看到一些袒胸露乳的美丽“女人”在离岸不远的海里把孩子抱到胸前喂奶,下半身却又像鱼一样。于是有了各种各样的“美人鱼”故事,像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

  □文/本报记者 罗中云

  6月22日,在海南省文昌市东郊椰林海边,人们发现了一只从远处漂来重达千斤的怪鱼,它体形硕大,躯体有3米长,全身灰白,像个纺锤。更奇的是它的头部,吻部向前伸,嘴向下张开,和猪特别相像,上唇还长满了坚硬的“胡须”。不过,它的鼻孔却几乎长到了头顶,耳朵只是两个小孔,眼睛很小,灰色的身体上只长着一些稀疏的硬毛,皮肤上还长满了褶皱。经专家鉴定,它就是人们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活在我国南部沿海一带。

  长得如此怪模怪样的儒艮怎么会和“美丽女人”联系在一起呢?北京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春山告诉《北京科技报》,这和雌儒艮的胸部有关。雌儒艮胸部乳房丰满,高高隆起,还生有一对4—5厘米的乳头,看起来就像成年的女人一样。

  “雌儒艮生了一只小儒艮以后,会有18个月左右的哺乳期,在喂养小儒艮时,它不像其他鱼类那样在水底进行,而是在海草丛中露出半截身子,用双鳍抱着小儒艮哺乳,就像一个母亲抱着孩子一样,人们远远地看见,经常误以为是哪个女子在抱着孩子喂奶呢,于是把它称作‘美人鱼。’”陈春山说。

  几个世纪以前,美洲新大陆刚刚被发现,欧洲各国纷纷派船去美洲探险。在海上无事可做的时候,那些在海上漂泊数月之久的探险者和水手们,常常用粗笨的单筒望远镜向远处眺望,有时就能透过弥漫的水雾,看到一些袒胸露乳的美丽“女人”在离岸不远的海里把孩子抱到胸前喂奶,下半身却又像鱼一样。这种奇妙的景象,勾起了水手们对妻儿的思念之情,于是有了各种各样的“美人鱼”故事,像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

  在我国,同样流传着“美人鱼”的传说,在南海一带,儒艮还被称作“南海鲛人”,传说有一条“鲛人”被渔夫捕到,好心的渔夫不忍伤害它,把它放回大海,“鲛人”非常感动,流下的泪水变成了珍珠。

  陈春山说,儒艮主要吃海草及一些藻类,像海带之类的,因此只能在离陆地较近的海岸附近生存,很难去深海。另外,儒艮属于一种暖水鱼类,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域,目前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岸和印度洋沿岸,在我国的黄海、海南周边海域、广西近海也有零星的分布,特别是广西近海的北部湾,是儒艮在我国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但是,近数十年来,因为各种原因,“美人鱼”在我国已难觅“芳踪”,只有一些出外打鱼的人偶尔能见到。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在广西北部湾一带,人们还能经常看到成群结队的“美人鱼”儒艮在海岸附近游弋,世代以海为伴的渔民相信美人鱼是龙宫太子、把其作为“神异鱼类”而奉若神明,绝对不敢捕杀。无意中捕到,也会放生大海。

  不过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在对破除迷信口号的误解下,渔民们开始对儒艮进行捕猎,从那时起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数百只儒艮被捕杀。此后,儒艮被列入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严禁捕杀,并于1992年在广西北海的合浦县设立我国唯一的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对这种珍稀物种的保护。

  尽管如此,儒艮在我国近海的生存仍遇到了巨大的威胁。该保护区的一份工作报告显示,近年来,处于保护区内的沙田至英罗港一带的浅海滩涂,大部分已被周边的村民圈起来作海产养殖,茜草和龟蓬草生长地受到严重破坏,儒艮的主要食物受到很大威胁。

  儒艮自然保护管理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猎杀美人鱼的情况是没有了,但渔民围海养殖,在浅海挖沙虫、养蚝、养螺、给海草造成的危害很大。美人鱼喜欢到浅海中觅食,它们不吃别的,专吃海草为生。养蚝、养螺、挖沙虫、把海草连根拔掉,美人鱼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近海的这些养殖业过多,不仅会影响儒艮的食物——海草等的生长,还会带来很多的污染,此外,一些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被大量排到海里,使近海很多地方都长有漂浮的海藻,引起水质变差,儒艮难以生存。”陈春山说:“而像人们频繁的渔业活动,也会给儒艮带来较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渔民作业时用电拖网,使海底牧场严重受损,有的渔船甚至直接把儒艮撞伤或撞死。”据了解,近日在海南文昌发现的死掉的“美人鱼”,就是被大型船只撞击挤压,造成左侧三根肋骨骨折,内脏损伤而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自然保护区 海带 藻类 鱼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