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英列出被认为是不可能十大科学任务


  与其它很多设计一样,斯维登伯格的飞行器也建立在拍翼机械装置之上。也就是说,在重于空气的飞行成为可能前,我们必须设计出真正有效的两个翼。首先,两个拍打的翼不得不被滑行机械装置取代。其次,工程师必须有能力做到更理想的能量供应——内燃机。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尼古劳斯·奥托早在1877年就申请了内燃机专利。

  4.进入太空

  从大气飞行到太空飞行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但整个过程远比我们认为的要复杂的多。很长时间以来,将任何物体送入太空和将人类送入轨道的想法便被视为一种无稽之谈。持怀疑观点的人可谓有理有据,因为当时毕竟没有相关技术能够做到这一点。为了实现太空游,飞船必须达到逃逸速度——每秒速度达到11.2公里以上才能冲出地球。如果考虑音障这个因素,飞船的时速只有1238公里。直到1947年,人类才第一次成功突破音障。

  在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这位科幻小说作家建议使用一种巨型加农炮。然而,类似这样的加速度突然爆发会让所有乘员立即丧命。此外,计算结果也显示,加农炮的力量不足以让飞船达到逃逸速度。

  20世纪初,两名火箭研究员——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和罗伯特·戈达德——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研究工作被苏联之外的国家忽视;在自己的想法惨遭严厉批评之后,戈达德也逐渐淡出公众视线。但不管怎样,科学的前进脚步是不可能被阻止的。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号发射升空,4年之后,第一艘载人飞船也顺利入主太空。可惜的是,由于过早辞世,齐奥尔科夫斯基和戈达德都未能亲身感受这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5.利用核能

  1934年12月29日,《匹兹堡邮报》援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话报道说:“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人类可以获得并利用核能。利用核能意味着可以随意并且不得不将原子撕成碎片。”同一年,也就是在这篇报道刊登之前,恩里科·费米发现,如果用中子轰击铀,铀原子便会分裂成更轻的元素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爱因斯坦的怀疑最终在事实面前败下阵来。截止到1939年,人们已加深了对核裂变的了解,研究人员意识到,连锁反应——一旦开始,速度便持续增加——可以产生巨大的爆炸。1942年晚些时候,研究人员在试验中上演了类似的连锁反应。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但令人感到讽刺的是,五星上将威廉·莱希曾对时任总统杜鲁门说过这样的说:“我本人就是一名爆炸物专家,在我看来,这是我们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情,因为这枚炸弹永远不会爆炸。”1954年,苏联凭借奥勃宁斯克核电厂成为第一个使用核能发电的国家。

  6.发现高温超导体

  高温超导体无疑是一个怪异的家伙——它上演的超导现象可以被观察和测量,但这种现象本不应该发生。根据有关超导性的完美理论,超导现象不可能在30开氏度以上出现。有意思的是,一些超导体在77开氏度时具有最佳导电性。超导体——电流通过时不受阻力——是在1911年首次发现的。为了见识超导现象,导电材料通常要冷却到绝对零度附近某一特定温度。

  在以后的50年时间里,科学家陆续发现了很多超导材料,并对它们进行了研究。1957年,约翰·巴丁、利昂·库珀和约翰·施里弗提出了有关超导材料的完整理论——“BCS”(取每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进行组合)理论,详细解释了标准超导体的特性。根据“BCS”理论,超导材料中的电子以所谓的“库柏对”形式移动。如果一个“库柏对”结合得足够牢固,便可经受住材料中原子的任何影响,进而实现零电阻。然而,这一理论也指出,只有在极低温度下才能产生零电阻现象,此时的原子只出现细微振动。

  在1986年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中,约翰尼斯·格奥尔格·贝德诺尔茨和卡尔·亚历山大·穆勒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可在最高35开氏度情况下具备超导性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发现改变了超导体家族的面貌,二人也因此获得第二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此之后,贝德诺尔茨和穆勒又发现了可在更高温度下具备超导性的材料。迄今为止,可观察到的最高温度(在压力情况下)为164开氏度。但在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的今天,这一纪录也许保持不了多长时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气 核裂变 持续增加 免疫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