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上海发现土壤因子:1公斤锌肥增60公斤谷(图)


 
图为市农科院的专家在崇明庙镇的水稻田里,了解水稻生长情况。
张海峰 高芸 摄

  解放网-解放日报讯 (记者 黄勇娣)昨天,崇明县庙镇通济村的村民正忙着收割水稻。他们发现,一些实验田块的亩产量达到了700公斤左右,比周边普通稻田的亩产量高出了60多公斤,增产幅度达10%—15%。市农科院专家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崇明地区限制水稻高产的土壤因子,只要给每亩地“进补”价值2.8元的1公斤锌肥,就能多收获价值120元以上的稻谷。

  土壤修复实现的增产效果,毫不逊色于更新水稻品种达到的增产效果。

  过去,人们十分重视水稻的品种更新,但并未充分挖掘土壤修复可能带来的高产潜力。市农科院生态所所长姚政告诉记者,为了找到限制崇明水稻高产的土壤因子,市农科院近年主持实施了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崇明岛农业生态环境健康保育与质量监测研究”。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监测发现,崇明的50万亩稻田乃至国内70%的稻田,其土壤中普遍缺乏一种微量元素锌,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进一步获得高产。

  今年,研究人员在通济村2000余亩稻田里专门进行了实验,在保持相同的氮、磷、钾元素施用量的情况下,对每亩实验田施加了1公斤锌肥,结果亩产量明显比周边田块高出60公斤,每亩增收120元以上。据初步估算,今后崇明农民只要施一点锌肥,全岛50万亩水稻稻田就能增收6000多万元。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当地农民还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轻微量元素”等施肥习惯,不仅影响了肥料的合理使用,制约了水稻产量潜力的发挥,还造成了面源污染问题。为此,项目组在2000余亩稻田中进行了土壤的网格化取样和GPS定位,并实行土壤养分测试和分析,准备推出一种傻瓜型的精准施肥法——今后,农民只要在拖拉机后装个“智能化施肥设备”,就可对土壤进行“缺啥补啥”式的施肥,甚至1平方米范围内不同地块的肥料配比也不同,从而改变农民传统的施肥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减少污染等目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施肥 微量元素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