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2016年农民发明了这些实用农机!


 

高士强发明背负式红松果采摘机

打松塔危险系数大,费用高,雇用工人每人每天要支付五六百元,且很难雇用到。为解决这些问题,吉林省敦化市的农民高士强通过五六年的精心研究,成功研制出了一台背负式红松果采摘机。

据了解,高士强22岁时从黑龙江来吉林敦化市江源镇小牡丹村,并成家立业,每年都跟村里的人一起上山打松塔。一次打松塔时,他不慎从高空跌落,幸亏被一根粗壮的树枝拦住,才没受什么重伤。由此,他萌生了一个想法:研制一台打松塔的机械,再不爬这危险的大树了。

高士强介绍,该红松果采摘机能升高18米,“一个人站在上面打松塔,能顶六七个人,一天的油钱只需60元,省事、安全、简单,非常好用。”

 

刘伟和朋友发明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民刘伟和他两个朋友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日前已上线生产并开始投放市场。该花生收获机荣获国家五项发明专利,可以3垄6行同时作业(平地种植7行同时作业),每小时收获4-6亩花生,并利用主仓和副仓,大小花生果分离,破损率低。

 

王兵发明花生清选机

新疆沙湾县安集海镇王家渠村的农民王兵经过多次尝试,成功发明了花生清选机。

2016年8月,正是花生收获的季节,新采摘的鲜食花生身着厚重的泥土和杂物,被送进当地农民王兵发明的花生清选机中“洗澡”。随着马达的轰鸣声,种植户们第一次摒弃了传统的人工清选的方式,在机器的不断翻滚下,花生被清理得干净白皙。这一刻,种植户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在一旁操作花生清选机的发明人王兵更是兴奋不已。(本报记者综合网络报道)

 

记者观察:农民发明家的价值如何放大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出路,农机装备的技术代表着农业生产力的水平。研发生产先进好用的农业机械装备,是改善生产条件,达到精耕细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耕地类型繁多,不同的生产环境需要不同特点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作业。据数据统计,农机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农机装备品种有7000余种,而我国目前农机装备仅有3500多个品种,仅为发达国家的1/2。我国农业机械产业现状存在着产品缺门少类,功能单一等问题,着力研发、突破符合农民作业需要的新机械、突破技术瓶颈势在必行。

2016年,我国广大农民朋友在一线生活生产中、在实际作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懂种地、爱机械,对当地的耕种特点有着深入了解,探索研发出了一批适用于我国各地农业生产特点的新型农机装备,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通过对农民发明家的研发之路进行梳理,记者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偏低、研发资金不足等问题。很多农民只具备小学、初中的文化水平,他们为了研制出更优秀的农机装备,甚至自掏腰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限制农民发明家研发装备的瓶颈。

记者认为,要想充分发挥农民发明家的特点,农民朋友应当与企业建立联系。农民的优点是他们清楚哪种农机最好用,哪种农机是他们最需要的,企业的优势是拥有农机技术专家及更为深厚的经济实力可以为机械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当农民发明家有了机械研发的新想法,但遇到技术难题或需要更多研发资金的时候,不妨寻求企业合作,两者联合制造出更为成熟的农机产品。企业也应重视农民发明家的产品,以挑选的眼光发现商机。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农民需要、突破技术瓶颈、发展小众农机、拓宽产品门类或许是缩小我们与农机化发展水平较高国家之间差距的方法之一。(王佳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花生 松塔 荸荠 清选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