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通盘谋划造就的推广佳绩


张桃英 吕长淮

近年来,浙江宁波市水稻生产的耕整、收获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插秧与烘干两个瓶颈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其技术成熟度、农民接受度和政府的扶持措施均已成熟,具备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条件。但与此同时,水稻生产仍然存在全程化、整体性推进不足和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加快推进水稻机插秧和粮食机械化烘干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提升全市的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宁波市于2011年启动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区域性整体推进”创建活动(下文简称创建活动),力图开创农机化工作的新局面。

除了形势所需,本次创建活动还承载了宁波市关于农机化发展的深邃考量。对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之前各地虽然也持支持态度,但是未能形成统一的政策平台,这次通过整体创建、化零为整,可以有效整合政府资源,对那些零星地、不连片地机插秧推广地区产生强有力的带动效应。此外,由于近两年来宁波插秧机补贴额度较高,达到70%,市农机局担心一旦政策下调,会出现机插秧发展势头回落的情况,所以希望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在全市形成保障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完善制度和长效机制,确保机插秧推广不会成为昙花一现。

一市十三镇 成效从头看

2011年初,对照申报单位2010年农机化各项发展指标,结合考核细则认真审核指标的完成能力,宁波遴选出余姚市及鄞州区姜山镇等20个乡镇作为首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区域性整体推进创建单位。日前,宁波市对这一市二十镇按照项目管理形式,组织农机、农艺两方面专家,采用会议评审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照组织化水平、机械化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三大类指标对创建单位进行了考核验收。

验收结果显示,经过一年的努力,余姚市及宁海县长街镇等13个乡镇圆满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其机插面积达到41.3万亩,占宁波市机插总面积的63.5%。其中,余姚市去年的水稻机耕、机收率均达到98%,机插和机械化烘干率分别达到68%和5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其他13个整体推进镇的水稻机插总面积达到29万亩,占全市机插总面积的44.5%,成为带动宁波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创建活动首战告捷,为宁波市新型农机化技术尤其是机插技术推广打造了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11年宁波市水稻机插面积达到65.4万亩,机插率为50%;新增插秧机602台,其中高速插秧机400台,占新增总数的66.5%;高速插秧机保有量达到1238台,同比增长1.41倍。创建活动开展一年来,全市共建成具有季供秧能力500亩以上的规模化育秧中心319个,规模化育秧水平达到50%;新增种子发芽器16台;新增工厂化育秧流水线73条,总数达到132条;新建工厂化育秧中心38家,总数达到52家;育秧中心大棚建设面积近27万平方米,可供4万亩大田机插。宁波市机插面积继续蝉联全省第一,比去年增长近25%,机插率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进入了水稻栽植以机插为主的新阶段。

成绩不单单体现在数据和报表上,创建活动还优化了整个乡镇的农机配置和使用效益。一大批性能落后、使用年限长的农机在统筹安排下得到了有序更新,粮农尤其是一些散户的水稻生产效率大为提高。以鄞州姜山镇为例,项目实施后,全镇的耕、种、收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81%、99%,成了远近闻名的“农业现代化镇”。余姚市在推进创建活动的过程中,耕作拖拉机的动力配比不断优化,从以50马力以下为主向以50马力以上为主发展;联合收割机以及烘干机向水稻、油菜兼用型发展;植保机械向高压、高效型发展;水稻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应用范围、使用效率、作业质量均实现了质的提升,在提高育秧机械化水平的同时,完善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内涵,促进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步伐。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宁波实现了丰产丰收,进一步保障了全市的粮食生产安全。

一方面,机械化生产提高了作业质量,确保适时有效栽插、收获,大大加快了农业生产进度,进而延长了作物生长期,有助于提高水稻单产。据了解,宁波市水稻种植茬口较紧,对双季稻种植面积的拓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后,一亩田从种到收,再到烘干只需2-3个小时,缩短“双夏”作业时间3-5天,为双季连作稻种植获取高产赢得了宝贵农时,无形中增加了双季晚稻种植面积,为水稻丰产奠定了基础。近两年,宁波市在水稻种植总体面积逐步缩减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双季稻种植面积70万亩(机插37万亩)、单产基本在400公斤以上的水准。2011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单季稻高产示范方9个、连作高产示范方6个、机插高产示范面积1.9万亩、核心区示范面积7000余亩。测产结果显示,单季稻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为781公斤,连作示范方平均亩产为587公斤,各测产点平均亩产都超过了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目标,打破了全市机插稻亩产记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粮食 连作 双季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