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江苏:“三突出”促农机科技发展


孟德富

近几年来,江苏省始终坚持把推进农机科技创新摆在农机化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实现了农机科技的持续进步,一批新技术、新机具得到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了农机装备结构的不断改善,农机作业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全省农机化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突出自主创新

当前,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为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装备有效供给不足。根据现有基础和自身发展需要,江苏省今年加强农机化技术研发,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重点,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带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一是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启动创新型农机企业培育工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开展产品自主创新,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发主体、技术创新主体、科技成果应用主体,逐渐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农机主管部门推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江苏省农机化自主创新能力;组织研发关键性技术及装备。以实施江苏省农机三项工程、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等科技项目为契机,重点开展应用基础领域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加快农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形成。到2020年,全省将建设20家以上农机创新型企业。二是提高省级农机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水平。围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供给不足的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项目扶持,扶持新建1家省级农机化科技创新中心,并加快“江苏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建设进度,力争尽快建成、发挥作用。到2020年,省级农机科技创新中心将达到8家。三是完善产学研推协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省农机化科学技术委员会、省级农机化技术专家组的作用,对重要农机化科技决策事项和重大项目实施提供咨询,积极探索有效的农机科技创新机制。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江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战略合作,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人才交流等方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依托其较为先进和完善的技术研发平台,为开展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积极与农业(渔业)、科技等部门协作,通过召开农机农艺融合专家研讨会、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专家大会战等形式,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新机制,在关键“瓶颈”技术联合攻关方面取得新突破。

突出成果转化

只有实现农机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解决农机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提高基层农机推广能力,各地充分利用国家加大推广机构建设契机,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投入,大力加强农机推广机构规范化建设。2012年,全省将建设10个以上规范化农机推广站,促进农机化科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力争到2015年,全省规范化农机推广站达到40个以上。二是发挥农机服务组织作用。发挥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接受新技术、新机具最直接、辐射带动农机户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加强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资金、政策、项目等扶持,着力提高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水平。创新推广载体,围绕农机科技入户等农机化项目,整合各方面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形成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合力。今年,全省将新增农机合作社500个以上,合作社总数达到3100个。三是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加强省、市、县各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农机化适应性试验示范和推广,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以农机化示范项目为纽带,以农民为主体,农机服务组织为支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主的集产、学、研、推为一体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农机试验示范基地,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创造条件,加快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全省将建设20个省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到2020年,省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将达到100个以上,市县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园区)达到200个以上。

突出人才队伍建设

江苏省积极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农机生产企业的教育资源,按照“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原则,依托重大农机化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大对中青年农机科技骨干、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爱岗敬业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强化基层农机科技推广人员培训工作,组织和引导市县农机部门,充分利用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培育能够熟练掌握新技术、新机具、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农机技能人才。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强化科技示范户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农机作业能手、农机维修能手和农机作业服务经纪人及农机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农机化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机具 强化 农业机械 现代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