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谷子机械化任重道远


白云鹤

有着数千年种植历史的传统粮食作物——谷子,在人类的舌尖上留下了难忘的味道,被广泛用于食用杂粮、酿酒、制醋等领域,其所含有的维生素B1居粮食作物之首,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我国是世界上谷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解放初期,我国有23个省(市)种植谷子,总面积约1.5亿亩,但由于传统手工耕作方式,谷子生产成本高昂,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不及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目前,全国谷子种植面积已不足2000万亩,相反,人们对于谷子的需求却迎来高峰,农民有呼声、生产有需求,谷子生产亟待实现机械化。

吹响谷子机械化号角

为全面推进我国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探讨我国谷子种植、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突破路径,10月19日下午,“全国谷子生产机械化技术研讨会”在山西省武乡县举行,通过上午观摩“谷子机械化生产演示会”,与会代表对我国谷子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并积极为谷子机械化生产建言献策。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在研讨会上介绍,目前,山西特产“沁州黄”小米在市场上售价高达每斤3.5元,较普通大米贵出一倍左右,且市场行情持续看涨,他判断谷子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还将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玉峰结合山西实际,指出了机械化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种植地区多处于丘陵山区,土壤条件差,种植分散,难以形成规模;谷子籽粒小、密度低,使机械化精量播种难度倍增;植株重心高、易倒伏,给收获增加了难度。谷子生产中耕、培土、施肥等依靠人工作业的环节,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

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安宁认为,此次会议正式吹响了向谷子机械化进军的号角,对加快谷子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开发和推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将是谷子生产向机械化迈进的开始,政府和企业应通过此次盛会思索今后的举措和发展方向,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谷子生产机械化项目的开展,企业也应准确定位谷子收获机市场,各领域通力合作,产学研推联合攻关,共促谷子生产机械化。”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高元恩表示。

谷子生产机械化到底难在哪?

我国对谷子生产机械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原因在于谷子相对于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而言,种植面积较小而分散,机具需求量少,而研发机具所需的投入大、回报率低,致使我国针对谷类的专用机具无法走入市场,还处在研发阶段。

河北省农机化研究所刘焕新研究员指出,国内现有的谷子生产机具多为小麦或水稻机型的改进型,机具性能不完善,不适于谷子生产。

现阶段,谷子播种基本上还是靠人畜力牵引的简易播种耧,即便有局部平原地区能够使用改造后的机具,却存在着播量偏大、谷种浪费严重、定苗时劳动强度大、耗时长、贻误农时的现象。谷子收获时也主要依靠人力用镰刀收割、掐穗以及碾压、脱粒,收获期长,劳动强度非常大。相对于播种和收获,脱粒则有更多的机械可供选择,但目前的脱粒机效果还不尽人意,谷子损失严重,影响着谷子从小杂粮走向大产业的步伐。至今市场上仍没有成熟的、适宜谷子生产的机械,谷子中耕、培土、施肥等作业环节的劳动力依然无法解放出来。

同时,近年兴起的谷子联合收获机也完全是小麦、水稻收割机的“改装机”,无法真正满足谷子的收割需要,存在着作业性能差、含杂率高等严重问题。但此类改造的机具初步缓解了谷子生产机械化的燃眉之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谷子生产的作业效率,为谷子生产机械化开拓了新思路。

企业望抢占先机 却仍困技术难题

资料显示,印度、朝鲜、埃及等国都有大量的谷子种植,但迄今为止,世界上在谷子生产机械化领域都还处于空白。

近来,不少农机企业“嗅”到商机,加入了谷子机械研发的队伍,提早在谷子机械化领域里抢占先机。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通过对谷子机械联合收获方面的不断探索,结合对河南省谷子品种的研究和观测,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该公司总工程师高海涛指出了企业研发中遭遇的种种阻碍和瓶颈:谷穗低重、谷粒小而轻,若再遇到含水率高的谷子,就会造成机收过程中谷穗、秸秆不易分离,夹带损失高且易堵塞滚筒。而农艺专家“带着谷壳的谷子更易贮存”的观点,却难以用机械化手段实现,如何能实现既能把谷子从谷穗上脱掉,又不破壳是值得企业和农机部门思考的大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脱粒 粮食作物 水稻 脱粒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