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正符合久保田公司“好土好水出好米”的期盼。按照规划,示范农场主打产品是以种植无公害的优质水稻,然后加工成有机大米再推向市场,形成“不落地的米”产业链。水稻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全部使用久保田的机械进行作业。建成后的示范农场将由五部分组成:机械化育秧工厂,插秧季节为满足农场需要育秧,季节过后种植花果蔬菜提高经济附加值;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统一种植、管理、收获、维修、存放、保养等“六统一”;建立优质大米加工厂,包括请日本企业设计低温冷库进行储藏保鲜和建立粮库,通过深加工实现大米品牌化;建设青园集团与久保田合资的示范农场总部,兴建办公楼;建立中华农耕文化展示区,记录农业文明的足迹。按照分工,青园集团在望江县委、县政府,高士镇党委和政府支持下,顺利地对示范区的1400亩土地实现了流转,第二期还将扩展到2500亩。而久保田公司一期投放的20台套设备也已经投放到位,包括拖拉机和旋耕机、打浆机、施肥机、筑埂机,步进式插秧机、6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8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多功能纵轴流全喂入收割机等等。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久保田将从机具、技术、管理、服务、培训、维修、创新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地对示范农场给予保障和支持。“同一块土地,如果连续两季都种粮食作物的话,会破坏地力。所以示范农场会采用油稻(油菜和水稻)轮种和油麦(油菜和小麦)轮种两种种植方式来保护墒情。”望江县农机局局长李长庚为农场的规划做了补充。按照叶青的说法,示范农场不但要做精、做细、做透,更是要突出示范功能,体现出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高效、高科技农业,实现水稻标准化生产和建立起公司加基地的现代生产模式等几方面的意义。“如此一来,农场就成为了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综合示范区。成功后,我们将以此为母本,在其他地区克隆和复制几十个、上百个这种模式,前程不可估量。”对于的合作前景,叶青显然充满信心。
久保田的空间:变大了的小田块望江县高士镇副镇长檀超介绍,武昌村、象嘴村、高士村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多,占到全村人口的80%以上,平均每户都有2名劳动力外出,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地种得有一搭没一搭,撂荒现象严重,镇里很是头疼;二是田块极度分散,哪怕是同一户人家的田,也往往不在一处,不把土地集中根本不能发展农业机械。高士村最能反映上述特点。村党支部副书记聂结群透露,全村共有4000多亩水旱田,这次为建示范农场一共流转出去200亩土地,但200亩地却牵扯到了280多户,平均每户才流转了七分地。武昌村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我们村600来户人家总共流转了665亩,平摊下来是每家一亩六分地。这些地普遍效益不高,但是不种地的话粮食又打哪儿来呢?”这可愁坏了村党支部书记张中来。 示范农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矛盾。在高士镇政府和三个村委会的鼎力支持下,示范农场对1400亩土地顺利流转,青园集团付的流转费用也已及时足额到位,3个村的村委会一分不截流,如数发给农户,使1000多户农民从中受益。记者问村干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县、镇政府给你们压力了吗?张中来和聂结群异口同声地说:“如果农民想不通,谁给压力也没用。这是有好处的事干吗不同意?”那么能有多大好处呢?望江县农机局局长李长庚大致算了一笔账:“流转一亩地的年租金是370元,加上30元的水费共400元;刨去水电费的开支,农民可净得320元;国家每亩地60元的政策性补贴仍归农户。农民有了保底的收入可以放心外出打工,通常打工收入一天也有50—60元;另外,农场建成后他们还可以根据生产季节需要就地来打工,再从这块土地获得二次收入。”村干部账算的更细:本地种植杂交稻亩产通常在1200—1300斤之间,耕、种、收、水、肥、药的成本加起来要占收入的60%左右,近年成本还在提高,比如,前后要使用5遍农药,而农药的价格经常上涨;雇人插秧每亩工钱要60元,一人一天至多插1.5亩,雇机器收水稻,前几年一亩50元左右,现在涨到了80元;如果再将自家投入的劳动折算成工钱,那么种地根本就不挣钱,一旦遇上天灾还要赔钱。所以不如把地包给农场去种,自己拿着保底钱更踏实,这就是农民对土地流转都赞成的根本动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土地 大米 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