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山东省昌邑:示范区建设“三措施”实现“四成效”


昌邑市农机推广站

今年,在山东昌邑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昌邑市农机部门加强领导、上下配合、整合资源,采取三项措施,加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使农机化新技术在示范区得到有效集成和应用,为农民增收搭建了平台,对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建立机构,落实责任。为了抓好全市农机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工作,昌邑市农机局成立了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局长靠上抓,分管局长专门抓,相关业务单位具体开展实施的运作机制,把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抓点示范,树立样板。按照“确立样板、以点带面、辐射全市”的推广示范经验,抓好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和农业工程建设,结合昌邑市实际,重点建立打造柳疃镇玉米机械化收获和北孟镇花生机械化生产两个示范区。

科技支撑,政策与服务扶助。采取农业综合措施、实施科技服务行动、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等方式,增强示范区的科技应用和创新能力。通过农机农艺相互配合,使农机农艺相互适应、互相促进;通过实施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化肥深施等一系列农机化新技术措施,提高资源有效利用、耕地保护、减少土壤及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向示范区倾斜,提高农民购机积极性,提升示范区农机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送科技下乡、召开农机现场会,推介农机新技术、推广新机具、开展农机技术服务等方式,提高农机科技应用水平。

措施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了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示范区成为展示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平台。今年昌邑市在两个示范区召开了“潍坊市科技下乡暨昌邑市三秋农机作业现场会”、“花生农机作业现场会”、“大姜机收现场会”,展示了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秸秆综合利用以及花生、大姜等农机化新技术,展示各种农机新机具达20余种,吸引了大批干部群众的现场考察和观摩,赢得社会各届的广泛好评。

二是示范区成为农机化发展的样板。示范区通过引进新机具、新技术,实施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采用农艺、农机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增产增效,成为未来农机化发展的样板。如柳疃镇玉米机械化收获示范区重点展示、应用了“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覆盖)→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在大旱之年取得了明显的科技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样板田。

三是示范区成为科技兴农的“田间学校”。通过示范区这个“窗口”,把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展示给农民,满足他们“立竿见影”、“眼见为实”的心理,使他们对新技术、新机具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做得到。今年,到示范区参观并参与培训的农民群众达2000余人次。

四是示范区成为农业科技人员研究农业生产的基地。农业科技人员在示范区内通过试验示范项目研究,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总结改进、完善机具性能,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对农机具的需求,为促进昌邑市农机化事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机具 玉米 免耕 花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