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得以不断拓展和深化,其研究重点已经不仅着重于将机电装备和工程设施应用于农业,并研究开发适用于农业的机电设备与工程设施,而且拓展为研究农业生物环境的监控与改造以及农业生物体在生长、繁育、贮藏和加工过程中各种工程手段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更加有效促进生物生长和产品品质的转化。半个多世纪以来,农业机械化、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等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先进农业工程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的新发明与技术创新,推动了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的实践。第二,农业水土资源开发、改良、利用与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建立高产、稳产农田提供了保障。第三,农产品加工工艺与加工技术的完善,为保障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促进农产品增值产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第四,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的科技进步,推动了现代设施园艺与工厂化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创新性实践。第五,电力在农业中的迅速应用与普及,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并使得基于电气、电子、信息工程科技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开始快速应用于农业装备与生物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与管理。
记者:您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如何?您有哪些政策性建议?朱明:进入21世纪之后,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正在引导着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工程学科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已突破传统模式,在材料、产品、工艺、装备、手段等方面不断更新,在学科基础、时间域和空间域多方向上的变化日趋明显;学科交叉与融合更加广泛,研究尺度向两极不断延伸,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日趋深入,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更加纵深化和精细化,构成了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征,推动着农业工程科学技术不断深入发展,正引导着传统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发生根本转变。农业工程学科是直接为“三农”服务,直接为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服务,直接为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服务的,具有明显的全局性、战略性、实用性和公益性特点,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要择优扶持,以国家级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建设一批按新机制运行的工程技术中心,构建国家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成为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源头;二要在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上给予倾斜,在资金上给予保证;三要加强集成、中试、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创新,加速农业工程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四要加大高层次、高质量农业工程科技人才和大批农业工程技术推广与应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农业工程师制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工程 农业机械化 农产品加工 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