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蒜种植技术

蒜薹贮藏病变及控制措施




    (2)原因 高温、高氧促使蒜薹呼吸作用、水解作用和水分蒸腾作用增强。一方面薹基的营养物和水分向薹苞转移,另一方面大量水分蒸腾散失,造成薹梗基部明显脱水纤维化。

    (3)防治 适时采收,切勿用水浸泡;缩短收运、挑选加工时间;彻底剪掉老化部分,不留后患;保持库内的适宜低温和长期稳定;贮藏期内避免高氧环境。

    2.鼠尾条

    (1)症状 蒜薹基部轻微脱水变灰绿色,严重软条。薹梗下部逐渐变细,成蚯蚓状,继续恶变则成水烂条。

    (2)原因 蒜薹采收后在高温、高二氧化碳 (同时缺氧)的作用下,引起生理病变,并产生明显的外部症状(贮前鼠尾条);另一种情况是,基于同一原因造成伤害,只是病情较轻,尚未发生外部症状,但抗性严重下降,入贮后才陆续出现外部症状(贮后鼠尾条)。

    (3)防治 严防蒜薹在收运期间捂包伤热;认真挑选,防止捂包条入库;对轻微捂包条要单贮、单管,提前出库;保持库内低温和长期稳定。

    3.基部长霉

    (1)症状 蒜薹基部有明显的各种异变症状,其周围有白棉絮状物,有时并附着青绿色小绒球,严重者造成腐烂。

    (2)原因 霉菌侵染蒜薹坏死组织后,生长发育和扩展的结果。

    (3)防治 加强技术管理,防止蒜薹基部变异,保持其机体的完好和健壮;保持库内适宜低温和长期稳定;千方百计减少袋内气流水;避免出现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的高氧环境;尽量减少风力、水流和操作者手接触对霉菌传播的可能性;采取必要的消毒灭菌措施,减少菌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蒜薹 霉菌 脱水 腐烂
上一篇 : 蒜黄栽培技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