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荷兰豆种植技术

荷兰豆―甜玉米一甜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荷兰豆属温带植物,耐寒不耐热,其幼苗能耐-3―-4℃低温,但花和嫩夹不耐冰冻,是丽水山区冬播春收的首选经济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蔬菜。甜玉米也是目前重要的餐桌上主选食物之一。随着消费者对荷兰豆和甜玉米需求的不断增加,生产面积也不断扩大。如何有机地开展荷兰豆和甜玉米生产,合理安排种植茬口,增加年播茬数,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的重要内容,现将该模式主要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1、荷兰豆生产技术

1.1良种和地块选择。品种选用日本进口小荚荷兰豆成驹三十日。它具有优质、抗逆性强、栽培容易等优点,是目前荷兰豆出口的主要品种之一。地块选择土层较深,肥力较强,抗旱能力好的稻田或旱地。

1.2播收期及播种方法。播种期11月上中旬,收获期次年4月初至5月10日左右,采收期40天左右。播前开沟深施有机肥每亩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或复合肥10―15公斤,然后筑高畦,水田畦宽1.4米(连沟),畦种两行,株距30―40厘米,旱地按行株距70厘米×30―35厘米穴播,每穴2―3粒种子,每亩2700穴左右。播后亩用丁草胺3两喷雾封杀除草。

1.3田间管理。出苗后,苗期如果基肥不足,亩施5公斤左右尿素或结合中耕除草浇施人粪尿一次,开花结荚期和采收期要分次追肥,用复合肥、尿素均可,一般采2―3次后追肥一次。

1.3.1搭架引蔓。在苗期卷须刚出时开始立杆搭架,前期要靠人工引蔓上架,搭架用170―180厘米的竹杆搭成篱笆型,按逆时针方向引蔓,任其在架上生长。

1.3.2病虫防治。豌豆虫害主要有蚜虫及潜叶蝇,尤其是潜叶蝇危害较重,病害有白粉病和锈病,选用高效低毒的无公害生产推荐药剂防治。

1.4采收。小荚荷兰豆是食用嫩荚,一般在开花受精后(即花谢后)7天左右嫩荚就停止生长,种子开始发育,因此一定要在受精后种粒未膨起时适时采收,即谢花后7天左右。因其有陆续开花结荚特性,故要分批采摘,在盛采期一天采一次,一般亩产在650公斤以上。

2、甜玉米生产技术

2.1品种选择。选用台湾农友种苗公司培育的超甜玉米良种“华珍”。

2.2适时播种。由于前作荷兰豆在5月10日前后采收完毕,所以春玉米播种时间在4月20日左右较为适宜。由于春玉米生育期为90天左右,因此,夏播时间应确定在7月下旬,不能迟于8月5日。

2.3播种方法。从历年种植经验看,育苗移栽是超甜玉米高产的关键性环节。“华珍”种子干瘪皱缩,发芽力较弱,若采用大田直播,因播种深浅难控制,就会出现出苗参差不齐,出苗率低等情况。因此,必须采用育苗移栽。首先要准备好营养土,注意腐熟有机质肥料的施用,同时也要考虑N、P、K配比;其次,要留足亩株数120%以上的营养钵;第三是做到一穴一粒提高播种质量,切实加强苗床管理;第四是适时移栽,三叶期前必须移苗。

2.4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争取甜玉米生产稳产、高产及优质的关键之一。根据以往种植经验,华珍品种最合理株行距为(以亩株数3200株左右)26厘米×80厘米或25厘米×85厘米。

2.5巧施基肥和追肥。甜玉米全生育期比较短,一生中需肥量较大,一般分四次用肥。

2.5.1施足基肥。要取得两季连作甜玉米均获高产,施足有机肥是基础。每亩施1500公斤左右的腐熟鸡、猪粪,60公斤碳酸氢氨,60公斤过磷酸钙,lO公斤尿素加lO公斤钾肥。

2.5.2轻施苗肥。玉米苗移栽成活后(一般在3―4叶时),亩施人粪尿水2000―2500公斤,或O.5%尿素溶液1500―2000公斤。

2.5.3稳施当家肥。甜玉米生长到中期看苗诊断施肥,原则掌握叶片收小,叶色淡,视缺肥现象马上增施肥料(尤其是土壤肥力差的田块)。

2.5.4重施攻蒲肥。当甜玉米生长在大喇叭口到抽雄前,每亩打洞深施60公斤碳酸氢氨或30公斤尿素。

2.6科学灌溉。超甜玉米生长期间宜保持土壤湿润。在抽穗前至收获期,不可让土壤干旱,否则将导致果穗短、籽粒小,而且还导致外皮硬化,甜味降低,风味欠佳,降低果穗的商品价值。

2.7及时整蘖、整穗。甜玉米生长期间,分蘖和小穗比较多。因此,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地去尽分蘖,同时出现小穗后,每株只留最上部一只穗,其余都去尽,以防影响主穗的生长发育。

2.8病虫害防治。一般病害有大、小斑病,开始发病时,就要及时喷1000―1500倍托布津防治。虫害:幼苗期地下害虫危害较重,往往影响成苗率,防治措施:①早上捕捉,并补上苗。②用辛硫磷800倍液浇施。后期主要是玉米螟蛀食茎、杆、雄蕊和果穗,在喇叭口期可用Bt或500倍敌百虫用喷雾器灌心,在抽雄雌蕊期如再有害虫再喷菊脂类农药一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甜玉米 尿素 移栽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