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椒1号”为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新近育成功的杂交一代早熟新品种。其植株生长强健,株高64厘米,开展度60~65厘米,分枝性强,连续结果性强,果实为短羊角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纵径12~14厘米,横径1.0~1.2厘米,平均单果重lO克;果面光滑,果形直,味微辣;Vc含量130米克/lOO克,抗病毒病和疫病,高产稳产,产量3500公斤/亩,适宜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早春保护地、春季露地及高山栽培。现将“浙椒1号”高山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技术
1.1营养土配制。在播种前3个月就地取材配制营养土。用60%~70%的菜园土、20%~30%的腐熟有机肥、5%。10%的人粪尿和O.2%的多元复合肥将按比例配好的材料混合均匀,集中堆放,并加覆农膜密封,以防止养分流失和保证充分发酵。使用前15天拌入0.2%多菌灵和0.05%辛硫磷,盖上农膜再堆制15天备用。
1.2种子处理。将种子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30分钟,再将种子放入1%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分钟,捞起洗净后播种,可预防病毒病和疫病。
1.3播种。播种前浇透苗床,种子撒播要均匀,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0~15克,播后盖上0.5厘米左右的细土,铺上一层湿稻草,以防床土过于而影响出苗。当有一定比例的苗出土时及时拿掉稻草。为了方便假植(分苗)和节约种子,最好在秧盘内播种,一般每20克种子播5~8个秧盘。
1.4假植。当秧苗有2~3片真叶时,选择晴天或多云天气的下午进行假植,假植前2小时先给秧苗浇透一次水,使根系和泥间有充分的粘着力。假植时起苗动作要轻,以防伤苗;假植后要浇透水,并随即覆盖小拱棚膜保温保湿3~4天,若气温过高可加盖遮阳网或草片降温,使小拱棚内温度保持在28℃左右,以促发新根。
1.5苗期管理。苗期小棚内昼夜温度一般最好保持在25―18℃,当夜温降至15℃以下时,要及时将苗移至大棚内,并套盖小拱棚。秧苗活棵后,每天都应及时揭盖小棚薄膜,以增加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在秧苗4~5片真叶期,如夜温高于15℃,可不盖小棚膜,以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苗期一般选择早晚浇水,要适当控制浇水次数,做到钵内营养土不发白不浇水,浇时要浇透。
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一经发现病株,马上拨除,并在病株周围洒多菌灵原粉以防止病情蔓延,另外注意给苗床适当通风,防止过湿。主要虫害为蚜虫,要做到早防早治。
2、定植
“浙椒1号”适应性强,对土质的要求不很严格。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为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并且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容易获得高产稳产。翻地晒白后,整成畦宽1.O米,沟宽0.2~0.3米的地块,每亩基肥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或饼肥200公斤),复合肥1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每畦种两行,株距约30~35厘米。定植后浇稀人粪尿,以促发新根,及早缓苗。
3、田间管理
3.1植株调整。当门椒座住果时,留第一、二侧枝,将门椒以下的其余侧枝、腋芽摘除,门椒以上的侧枝不进行整枝。如整枝过早,不利于发根;整枝过迟,不利于整个植株的发育,降低产量。进入盛果期以后,要摘除内堂徒长枝,打掉下部的老叶。在拉秧前10~15天,将植株摘心,打掉所有枝权的顶部,以除去顶端优势,使顶部的小果实迅速长大,达到商品采收标准。
3.2防止落花落果。如遇低温,辣椒落花加重,须用激素点花保果。通常在花蕾含苞待放时,用2,4一D 10~30ppm或防落素30~50ppm涂于花柄上。如果夜温超过15℃,就不必用激素点花。
3.3肥水管理。生长前期浇1~2次稀人粪尿。后期生长势旺,根系发达,坐果多,需肥水,应及时浇水,每采收2―3批,需追肥一次,每亩施复合肥5~8公斤和尿素3公斤,以利果实发育,提高产量。结果后期,可进行叶面喷施O.3%的尿素和O.3%的磷酸二氢钾,以增加后期产量。
3.4病虫害防治。防治蚜虫选用10%一遍净2000~2500倍液喷雾,或20%好年冬2000~3000倍液喷雾;茶黄螨用1%杀虫素2000~2500倍液喷雾;红蜘蛛用73%克螨特2000~3000倍液,或20%好年冬2000~3000倍液喷雾;蓟马用20%好年冬2000~3000倍液喷雾。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用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shucai/17/2008-12-12/6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