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瓜栽培过程中,由于温室和塑料大棚的发展,黄瓜病害发生情况较为复杂,发生较普遍,危害严重的有霜霉病,枯萎病和白粉病。
1 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是全世界分布的病害。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是黄瓜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在保护地栽培中经常见到。它是一种由气流传播、再侵染频繁、潜育期短、流行性很强的叶斑病。一旦发生后,如果条件适宜,病情发展很快,造成叶片大量枯死,直接影响结瓜。一般年份减产20%~30%,严重的达40%~50%,甚至刚结瓜就全株枯死。
1.1 症状 在整个黄瓜生育期中,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有时茎、卷须及花梗也会受害。
幼苗期子叶感病时,在子叶正面产生不规则形的退绿枯黄斑,潮湿时,叶背产生黑色霉层,病情若进一步发展,子叶很快变黄干枯。
成株发病时,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发生水渍状淡绿色或黄色小斑点,后病斑扩大,由黄色变成淡褐色;在叶片背面病斑成紫灰色霉层,在温室温度大的情况下,霉层长的更厚,颜色呈黑色。严重时,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地间一片枯黄。
1.2 发病条件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主要决定于温度因素。温室和塑料大棚,如果温、湿度控制不当,通风不好,造成大棚内湿度过高,昼夜温差大,夜间容易结露,叶片上长时间保持水滴和露珠,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就会导致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在栽培管理方面,凡地势低洼,栽植过密,通风不良,肥料不足,浇水过多,都容易促使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1.3 防治方法 对于保护地黄瓜应采用以改善栽培为主,结合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
1.3.1 选择抗病品种 选栽抗病良种能有效减轻病害。目前各地的抗病品种有:津研2号、4号,特点是抗病、高产、耐热。74~18对霜霉病抗性较强,还有山东宁阳大刺瓜、北京的截头瓜、唐山秋瓜、新疆线条瓜等。在选栽抗病品种时,必须注意品种的保纯、复壮和提高。
1.3.2 改善栽培管理
1.3.2.1 培育壮苗。
1.3.2.2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
1.3.2.3 深翻和平整土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
1.3.2.4 保护地黄瓜,生长前期少浇水,勤中耕,注意通风,后随气温升高,加大通风量和延长放风时间并放夜风。
1.3.2.5 高温处理:保护地黄瓜在霜霉病发生初期可采用高温灭菌的方法处理2~3次,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霜霉病的发生。
1.3.3 药剂防治 此病发生迅速,易于流行,喷药须及时。定植前,幼苗集中,先喷1次药后,带药移苗。定植后,根据历年发病情况,结合大棚环境条件、确定适当的喷药日期。喷药间隔时间和喷药次数,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大棚环境来决定。喷药应细致周到,叶背叶面都应喷到,重点保护中上部叶片。
常用药剂有: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50~0.80∶240~300的波尔多液。
2 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在全国各地都发生,近年来,由于轮作的困难和大棚的发展,此病害在保护地栽培黄瓜中日趋严重,是黄瓜的重要病害。
2.1 症状 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病,而以开花、抽蔓到结果期发病最重。幼苗受害早时,未出土即腐烂,或出土不久顶端呈失水状,子叶萎蔫下垂,茎基变褐溢缩,发生猝倒死亡多数病株均以开花结瓜期开始显现症状,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到后期,病株茎基表皮多纵裂,节部及节间出现黄褐条斑,潮湿时,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茎基和根部变黄褐色,腐烂,极易从土中拔起。
2.2 发病条件 由于枯萎病菌在土壤中菌量的积累一般能稳定增长,因此连作发病重。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整地不平等,对黄瓜根系发育不利,发病都较重。另外,品种、温度、土壤酸碱度等都是诱发病因的敏感因素。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shucai/11/2008-12-12/6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