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杏种植技术

番杏及其栽培技术


    番杏(Tetragoniaexpansa Murr.)又称新西兰菠菜、洋菠菜,是番杏科番杏属1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东南亚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欧美、印尼、印度等国早已作为蔬菜栽培,我国引种已有200年的历史,但栽培不多,知之甚少。番杏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生长旺盛,嫩茎叶柔嫩、清香,易栽培,极少发生病虫害,是一种不需喷施农药的无公害绿色蔬菜;在设施条件下,我国各地均可实现周年栽培。

    1 特征与特性

    番杏根系发达,耐旱能力较强,耐涝能力较差。茎圆形、半蔓生,初期直立生长,后期匍匐生长,分枝力强,每个叶腋都能长出侧枝。叶片互生,形状略似三角形,全缘,叶片肥厚,深绿色。花较小,黄色,着生于叶腋。种子黑褐色,表面有棱,棱顶端长有细刺,千粒重80~100g。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1 温度 番杏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很强,耐热、耐寒,但地上部分不耐霜冻。在8~30℃条件下种子均能萌发,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28℃;苗期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在夏季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可以短时间耐受2~3℃的低温。在较温暖的地区能露地安全越冬而成为多年生植物。

    2.2 湿度 番杏喜湿润的土壤环境,耐旱力强,不耐涝,湿润的土壤条件有利于番杏的生长发育,苗期土壤应保持见干见湿状态。整个栽培过程需水量均匀。番杏植株较抗干旱,但在生产上过分干旱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以致降低产量和质量。

    2.3 光照 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较耐阴,在弱光、强光下均能生长良好,苗期给予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壮苗的形成。

    2.4 土壤和肥料 喜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较耐盐碱,对氮、钾肥要求较多,栽培上以肥沃、疏松、湿润的土壤为佳。苗期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

    3 营养与药用价值

    据测定,每100g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5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0.6g、钙58mg、磷28mg、铁0.8mg、VA4400国际单位、Vc,30mg、VB1,0.04mg、 VB2,0.13mg、VB5,0.5mg。药理研究表明,番杏全株可入药,味甘、微辛,性平,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常食番杏对肠炎、败血病、肾病等患者具有较好的缓解病痛的作用,能疗疮红肿、风热目赤、解蛇毒等,并有抗癌作用。

    4 食用方法

    番杏的嫩茎尖、嫩叶可食,可炒食或入沸水焯后放凉,加入调料做凉拌菜,颜色翠绿、口感嫩滑、味道清香;也可配鸡蛋做番杏蛋花汤,还可与粳米煮成番杏粥,具有健脾胃、祛风消肿、除泄泻及痢疾等作用。

    5 栽培技术

    5.1 栽培季节 无霜期内可进行露地栽培,地温稳定在10℃时播种。大棚能实现提前和延后栽培,日光温室可实现四季栽培。育苗移栽种植,可于当地晚霜期前40~50天在温室育苗,晚霜过后定植于大田。鉴于番杏种子吸水困难、发芽期长、出苗不整齐的状况,生产上多采用温室育苗移栽的方法栽培。

    5.2 育苗

    5.2.1 苗床准备 将前茬作物残体和杂草清理干净,耕翻晾晒,做成1.2m宽的育苗畦。每平方米施入过筛的腐熟有机肥8~10kg,畦面用锄头浅中耕,将苗床土和肥料混合均匀,用平耙整平后待播。

    5.2.2 种子处理 番杏以果实繁殖,果皮较坚厚,吸水比较困难,在未处理状况下发芽期长达15~80天,故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2种:①温汤浸种法:将种子放在5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再催芽;②机械处理:将粗沙与种子放在一起研磨,使种皮造成机械损伤,增加种皮的透水性,然后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再进行催芽,有利于种子萌发。

    5.2.3 催芽播种 经过处理后的种子,沥干种子表面的水分,用干净的湿毛巾或纱布包好,置于25~28℃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洗种子1遍,当有80%种子露芽后便可进行播种。播前将苗床浇透底水,将种子按6~8cm见方的间距点播于畦面,覆1cm厚的过筛细土,在畦面盖一层塑料薄膜,以利保温和保湿。当有50%的种子拱土时揭去塑料薄膜。每亩需种子0.75~1kg。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番杏 种子 处理 育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