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部分麦田由于前期干旱,导致次生根少而短、群体数量不足,并且部分地块旱情依然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在4月7日召开的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介绍了我省小麦当前及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搞好肥水管理
搞好起身期肥水管理和化控。目前,我省胶东、鲁中及鲁北等部分地区小麦尚处于起身期,对于这部分地块,要因地制宜继续搞好肥水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二类麦田、前期没有追肥的三类麦田,或者是地力差的一类麦田要把起身期肥水作为重点。小麦起身期也是运用化控剂控旺防倒伏的有效时期,对于群体偏大、或者是群体一般但地力较高的地块,要注意适时喷化控剂。
搞好拔节期肥水管理。拔节期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高产麦田必须把施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清明到4月20日这段时间是全省施拔节肥、浇拔节水的关键时期,这次水肥对提高小麦成穗数和每穗粒数都有重要作用,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类苗要突出在拔节期追肥浇水。
施拔节肥要根据小麦春季需肥规律,施肥应该以尿素为主,复合肥氮素含量低,不适合春季追肥。在拔节期增施钾肥具有明显的防倒伏增产的效果,高产地块在拔节期追肥时可结合氮肥亩追钾肥6-12公斤。
搞好开花期和灌浆期的肥水管理。小麦抽穗后,亩穗数已成定局,但是穗粒数和粒重还有较大变化,因为籽粒数中积累的淀粉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开花以后的光合作用,所以这一阶段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管理方向是保根、保叶、延长叶片光合高值持续期,延缓衰老、提高粒重。
首先,要浇好开花水或灌浆水。小麦开花至成熟期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量总量的四分之一,需要通过浇水满足供应。干旱不仅会影响粒重,抽穗,开花期干旱还会影响穗粒数。所以,在浇过拔节水的基础上,根据麦田墒情在开花至灌浆期浇一次水,即可满足小麦后期生长的要求。但成熟前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活力,降低粒重,所以小麦成熟前10天要停止浇水。
其次,要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不仅可以弥补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而且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危害,增强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因此,可在挑旗孕穗期至灌浆初期进行叶面喷肥。叶面追肥最好在晴天下午四点以后进行,间隔7-10天再喷一次、喷后24小时,如果遇到降雨应补喷一次。为了简化操作,可与其他田间操作措施结合进行,如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配成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可以同时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等 一喷三防 效果。
防止倒春寒
近年来,我省常在4月份发生霜冻危害,4月份小麦拔节后,就完全失去了抵抗0℃以下低温的能力,当寒潮来临时,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便会发生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的预防补救措施如下:
一是灌水防早春冻害。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的热容量大,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加,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同时,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温度增高。
二是早春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是补肥与浇水。小麦早春受到冻后应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害。
综合防治病虫害
干旱有利于麦蜘蛛,麦蚜等发生,冬前麦蚜,麦蜘蛛在鲁北,鲁南等地发生较重,局部已造成危害。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地下害虫、南部地区稻茬麦田灰飞虱等越冬基数也偏高。小麦拔节以后,随着温度提高,各种病虫害逐步进入高发期,要注意搞好预测预报,适时防治。防治的重点是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纹枯病、白粉病、全蚀病、根腐病、叶锈病、兼治灰飞虱等多种病虫,警惕小麦条锈病流行。
防治麦蜘蛛,可用0.9%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小麦吸浆虫,可以4月上中旬亩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1.5公斤或者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200毫升对细砂或细沙土30-40公斤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liangyou/xiaomai/3/2013-10-14/50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