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技术 > 香菇种植技术

香菇菌棒烧菌烂棒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2003年6月底至8月上旬,浙江省丽水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40d以上高温少雨天气,气温超过40℃以上的达 14d,其中丽水市区达43.2℃,突破历史极值,居全国首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对香菇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香菇菌棒菌丝因受高温危害,出现流黑水、腐烂散筒等现象。全市3.5亿袋花菇菌棒,因高温烧菌引起腐烂的达1.5亿袋,占花菇总数的43%,其余2亿多袋菌棒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全市有4万多户菇农的菌棒全部腐烂,血本无归。

    面对这始料不及的自然灾害,丽水市农业局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指导,开展生产自救。从各县(市)重灾区调查情况来看,这次香菇烂棒,受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是主要原因。但从烂棒的程度和分布情况分析,与所选用品种、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菌棒堆放方式、环境条件等都有很大关系,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少人为因素也是加剧烧菌烂棒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为此,特总结分析归纳如下,指导今后的生产。

    1 香菇菌棒烧菌烂棒的原因分析

    1.1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是造成香菇菌棒烧菌腐烂的主要原因 因香菇菌丝对高温十分敏感,35℃以上停止生长,其极限温度为38℃。超过极限温度4h以上菌丝就会死亡。而当时气温超过40℃以上的达14d,如菌棒越夏场地通风不好,必定引起菌丝死亡,造成烂棒。

    1.2品种选择较为单一,并且违背品种自然分布要求的海拔高度,是加速烂棒的间接原因 如135品种,为偏低温长菌龄品种,抗逆性差而不耐高温,一般要求在海拔300m以上才能安全越夏。而景宁县从海拔100~1000m的地区几乎都采用135品种为主,且栽培方式均以春栽的花菇为主。莲都区菇农在海拔100m以上地区,也选择135为当家品种,没有因地制宜选择栽培品种和栽培模式,结果是全军覆没。而在松阳县同样的海拔,采用9015、939较耐高温的品种,烂棒率就大大降低,仅为40%。

    1.3 菇农对菌棒安全越夏意识不强,加剧了菌棒烧菌的程度高海拔地区菇农往年都将菌棒堆放在楼顶、二楼或悬挂在梁下、屋檐下越夏,结果在该年的高温季节,楼上是最热的,几乎全部烧菌,而放在地面的较好。低海拔的村,也只有近地面几层菌棒幸存。有的菇农虽然也知楼顶温度高,但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总会下雨降温的,结果失去了抢救的大好时机。堆放在楼上或单层、通风不畅的砖混房里的菌棒烂棒非常严重,其主要原因是菇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超出了发菌场地所能承受的容量,导致排放过密,通风差所致。另外,也有不少菇农是对高温的估计不足,忽视散堆通风降温的重要性,以至没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实行灵活的管理措施,造成更大的无可挽救的损失。

    1.4 从技术角度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也加剧了烧菌的发生①菌棒生产制作季节偏迟,发菌转色程度差的烧菌严重。②有的菇农为追求头潮开袋菇产量,生产菌棒时特意使菌棒含水量偏高,造成菌丝活力下降,使高温烧菌更为严重。③在高温季节有些菇农还在刺孔通气,翻堆搬运菌棒,势必造成发菌场地温度的增高而加剧烧菌。④不少菇农虽将菌棒放置室外棚内越夏,并在棚上盖了遮阳网和不少遮阳物,但却没有除去覆盖在棚上的塑料薄膜(说是为了防雨)。结果,使热空气不能向棚外散热、流通,造成棚内闷热烧菌。尽管有人不停地在棚上喷水降温,结果仍是徒劳一场。

    2 香菇菌棒烧菌烂棒的预防

    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损失和教训也是惨重的,但只要从思想认识上充分提高防范意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高温期间香菇菌棒越夏管理工作,是可以减少可能遭受的损失。

    2.1 科学合理安排生产 要严格按照香菇技术规程操作,以不违背香菇生物学特性来因地制宜安排生产。在生产季节、品种选择以及含水量环节上尤其要注意。合理调整香菇的种植结构,改变传统的观念,向科技要效益。

    2.2 提倡花菇室外荫棚发菌越夏 室外荫棚由于通风好、降温快,可有效减少烧菌情况发生,是一种较好的越夏方式。荫棚顶及四周要遮光,外覆遮阳网或反光膜等覆盖物,但棚顶不能覆盖塑料薄膜,以免造成棚内闷热烧菌。四周可搭架种植南瓜、丝瓜等爬藤作物,提高遮阳效果。荫棚要加厚搭高,棚距遮阳网要高出1m以上(棚顶分两层,上层为杂草等遮阳层,下层为遮阳网)。四周可选用竹枝、树枝等有利通风的材料围成,提高通风效果。如遇连续高温天气,可在大棚内四周及棚内人行道两边挖掘相通的地沟,引入“跑马水”降温。对于老菇棚,在进棚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与杀虫灭菌工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菇 品种 腐烂 灭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