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 油菜种植技术

秋马铃薯和油菜“双套双”套作技术




    (三)油菜套种后的田间管理  由于摆栽马铃薯时,已经施足了底肥,加上覆盖的稻草腐烂,又增加了有机肥,所以,油菜套种后,也是不再进行地面施肥,主要管理工作是水分管理、叶面施肥和防治病虫害。  

    1、水分管理:覆盖马铃薯和油菜的稻草,腐烂后保湿能力很强,基本不用浇水;但如果遇到连续干旱,一定要浇水保墒,以满足马铃薯和油菜生长的需要。还要经常清理水沟,预防秋涝发生。   
    2、早查苗补缺:油菜移栽7天后,要及早检查套作地有无缺苗,如有缺苗,要及时补栽。   

    3、病虫防治:马铃薯和油菜生长旺盛时,菜青虫、蚜虫、和粘虫等危害较重,如有发现,要及时的采用适宜的农药进行防治,如采用“溴氰菊酯”,即“敌杀死”4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马铃薯进入初花期后,正是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时期,有经常检查地块,如果发现大田中出现少量的晚疫病中心病株,要立即拔除并销毁病株。还立即采用药物防治。每亩选用60%的钾霜铝铜可湿性粉剂200克或选用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克,兑100千克水,配制成500倍的药液;进行全田喷雾防治,隔7~10天喷撒一次,共喷2~3次。药物要交替使用。  

    注意:在马铃薯收获前10天,禁止喷药。   

   4、叶面追肥:在秋马铃薯的盛花期,油菜也正是旺盛生长时期,要每亩选用150克的磷酸二氢钾,兑45千克水,配制成3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雾两种作物的叶面,间隔7~10天,再喷雾一次。也可结合喷药一同进行。   

    (四)及时收获秋马铃薯  

    正常情况下,从11月下旬起,开始分批收获马铃薯。把覆盖马铃薯的稻草轻轻扒开,选择大的薯块先采收,再将稻草盖好,让小薯块继续生长,以提高经济效益。待秋马铃薯的植株,基本上都倒苗后,扒开覆盖马铃薯的稻草,把所有的薯块全部收回,稻草仍然留在田里,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结构,保证油菜继续良好地生长。秋马铃薯收获后,进入冬季。由于油菜有稻草继续覆盖,能顺利越冬。

    (五)追施蕾薹肥  

    越冬后的油菜,要追施一次蕾薹肥,促使花芽分化,为春后增枝、增荚,提高粒重奠定基础。在元旦节后至春节前,油菜抽薹现蕾时,结合早春浇水,每亩选用三元复合肥10千克,兑水浇灌油菜。追施蕾薹肥后,实行正常的大田管理,直到收获。

    稻田秋马铃薯和油菜“双套双”套作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收获后,油菜播种前,利用秋季的温、光、水资源,在稻茬田内,采用一定的带状栽培模式,免耕增种一季秋马铃薯,在油菜移栽时节再移栽套作油菜的一种新方法。该套栽培技术集免耕栽培、秸秆还田等技术为一体,省去了犁田碎土、打窝播种等工序,具有省工、省时、省力,培肥地力、调温保墒、抑制杂草、增产增收等优点,是优化晚秋粮油生产结构的重要技术,它有效地解决了秋马铃薯与油菜之间争地、争光的矛盾,从而达到粮、油双丰收的目的。特别适合水稻和油菜两熟的主产区推广种植。  

    一、稻草覆盖  免耕抢种秋马铃薯   

    水稻和油菜两熟的生产区,每年的8月中、下旬收割中稻,10月上、中旬移栽油菜。为了充分利用这个田地的空挡时间和自然光照、温度及稻田剩余的湿度等资源,可采用免耕和带状栽培的方法,抢时间增种一季马铃薯,使有限的田地获得更多的粮食。  

    (一)深沟高厢  规范整田  

    水稻喜欢水,而马铃薯怕湿。为了抢时间增种马铃薯,必须在水稻收获后,及时对稻田进行规范整理。

   1、排水露田:在水稻收获前或收获后,要及时排干稻田的积水,以便于播种马铃薯。   

    2、短留稻桩:在收割水稻时,不管是采用人工收割或者是采用机械收割,都要尽量地短留稻桩,以便于免耕种植马铃薯时,覆盖稻草。   

    3、深沟高厢:在水稻收获后的稻茬田,依稻田排水方向,放线挖排水沟并作好种植厢。在田岩边,紧靠岩边开设边沟,沟宽0.25米,沟深0.3~0.4米;在田外边,距田坎1米处开设围沟,沟宽0.25米,沟深0.3~0.4米;并把挖起的泥土堆放在1米宽的厢面上,使田边厢面稍微比其它厢面高一些,以便在马铃薯和油菜都收获后,再栽种水稻时,糊泥筑田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油菜 水稻 免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