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 油菜种植技术

秋马铃薯和油菜“双套双”套作技术




    (三)合理密植  带植栽培   

    秋马铃薯的生长时间较短,要采用增加种植密度的方法来提高产量;播种的时侯,还要为油菜预留位置;因此,要采用宽行和窄行相结合的“带状”种植方法,并合理密植。   

    1、合理密植:在整理好的2米的厢面上,从距厢沟边20厘米、40厘米、100厘米、120厘米和180厘米处,各摆栽1行秋马铃薯种,每厢摆栽5行,作为种植秋马铃薯的“窄行”种植带,窝距22厘米左右。其中在厢面的4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和120厘米到180厘米之间,预留2个宽60厘米的“宽行”,准备种植油菜。在整理好的4米的厢面上,从距厢沟边10厘米、70厘米、90厘米、150厘米、170厘米、230厘米、250厘米、310厘米、330厘米和390厘米处,各摆栽1行秋马铃薯种,每厢摆栽10行,作为种植秋马铃薯的“窄行”种植带,窝距22厘米左右。其中在厢面的10厘米到70厘米之间、90到150厘米之间、170到230厘米之间、250厘米到310厘米之间和330厘米到390厘米之间,预留5个宽60厘米的“宽行”,准备种植油菜。播种马铃薯时,不用打窝,只需按照规定的窝行距,用手将种薯块压放在厢面表土上,使种薯与土壤紧密接触即可。每窝放块薯一个,每亩(每667平方米)播6500~7000窝。马铃薯播种后,“双套双”带植的“一双”就形成了,即,“窄行”中栽植了两行秋马铃薯。   
    2、施足底肥:由于秋马铃薯要求的生育周期短,再加上在稻田免耕种植后要覆盖稻草,使得追肥困难,所以,要在摆放种薯后,及时施足底肥;底肥中还要增施钾肥。一般每亩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3000~400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45%含量的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50~60千克。有机肥与草木灰混合后,撒放在种薯上,并盖住种薯块;化肥撒施在秋马铃薯的宽行中间和窄行之间,以后就不再进行地面施肥。   

    3、稻草覆盖:为了避免秋马铃薯前期常易遭受高温、干旱和后期遭受秋霜的侵袭,也有利于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和薯块的膨大以及今后促进油菜的生长,要对马铃薯种进行稻草覆盖。稻草覆盖是秸秆还田的有效措施之一,覆盖稻草后,既能够抑制杂草生长,调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土壤水分的表面蒸发和雨水对表土、肥料的淋失,提高土壤的供水、保肥能力;又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培养土壤的肥力。一般每亩秋马铃薯田,要用1.5~2亩稻田的稻草,约800~1000千克稻草,进行覆盖。稻草覆盖的厚度以10厘米~15厘米为宜。覆盖过厚,不利于秋马铃薯出苗;覆盖过薄,当稻草腐烂后,马铃薯暴露在外面,青皮马铃薯太多,影响了马铃薯的品质。覆盖稻草的方法是:在秋马铃薯播种并施肥后,及时用事先准备好的稻草,按稻草与厢垂直、草尖对草尖的方法,均匀整齐地覆盖整个厢面。

    (四)油菜套种前的田间管理  秋马铃薯种用稻草覆盖后,稻草把杂草的阳光遮住,抑制了杂草的生长,杂草较少。因此,在秋马铃薯生产期内,不再进行施肥和中耕除草,主要进行水份管理并预防病害。播种后如遇干旱,出苗前酌情灌浇一次水,以保证田间湿润,促使正常出苗和出苗整齐;刚出苗时,如发现每行缺窝,要及时补栽,以保证基本窝不缺;出苗3~5叶时,要保证每窝有3~4根基本苗,如果有多余,要及时的间苗;如果基本苗不够时,要及时补栽。出苗后若继续持续高温干旱,同样要及时浇水;若遇连续阴雨天气,要经常清理水沟,以利于排湿防涝,以免防治湿度过大而造成病害。    

    二、稻草覆盖  免耕套种油菜   

    在水稻和油菜两熟的主产区,每年的9月上、中旬,开始油菜育苗;10月的上、中旬,开始移栽油菜。 

    (一)选用良种  油菜一般选用蜀杂6号、蓉油8号、秦油2号等高产早熟的优良品种。  

    (二)适时移栽  合理密植   10月的上、中旬,覆盖马铃薯的稻草已经接近腐烂。就直接在秋马铃薯种植厢上预留的60厘米的宽行中间,免耕撬窝移栽2行培育好的油菜苗。 移栽的2行油菜苗,要距离两边的马铃薯苗15厘米;2行油菜之间的行距是30厘米,每行油菜之间的窝距是26~30厘米。每亩套种油菜7000~8000株。移栽后及时浇水。 2米 的厢面,套种2个预留的宽行种植带;4米的厢面,套种5个预留的宽行种植带。如此,双行马铃薯套种双行油菜的“双套双”带植模式就形成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油菜 水稻 免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