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花卉种植技术 > 郁金香种植技术

郁金香褐斑病的防治


症状:受侵染的叶芽发育不良,呈畸型卷曲状,嫩芽受害后长起来的叶即变卷曲。如环境潮湿,病组织上会产生大量灰霉状分生孢子,殃及邻近健株而使叶片感病,因此鳞茎的生长受到极大影响。

  花受害后,开始出现白色或浅黄褐色病斑,随即迅速扩大而枯落,或变为褐色而干枯。花梗上也会出现环带状,上面有时发生分生孢子层。该病发生的每个阶段都极易感染花朵。病鳞茎外壳上生有菌核,或者在外鳞片上出现圆形、椭圆形凹斑,中心灰黄色,边沿褐色,里边包含有一个至数个菌核。病原:郁金香葡萄孢[BotrytistulipaeLind.]属半知菌亚门,常见于郁金香栽培地区,雨季更加严重。它地分生孢子梗上生无色或灰色的分生孢子,菌核黑色,直径1~2毫米,表面平坦,圆或椭圆形。

  传染途径:菌丝和菌核残留在腐烂的鳞茎和土壤中越冬。病鳞茎种植后,受害枯死幼芽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是地上部病害的侵染来源。

  发病条件:病菌在5℃和湿度达90%~100%时即能产生分生孢子。春季低温、雨天多湿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栽种前去除病鳞茎,并实行轮栽。

  2、一旦发现有呈该病症状的芽或花苞,立即除去,以控制病害发展。

  3、栽种前将鳞茎放2%福尔马林液中浸泡30分种,晾干栽种,以减少残留病菌。

  4、生长期可喷洒50%扑海因1000倍液或50%速克灵2000倍液或50%多霉灵1000倍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残留 侵染 葡萄 病原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