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花卉种植技术 > 百合种植技术

百合生理病害


生理病又名非生物性病害,是指植物本身由于病原以外的因子造成正常生理代谢功能失调。而造成生理障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内在因子诸如矿物元素缺乏、组织老化,或由于环境因子如温度、光度、异常气体组成等。

一、叶烧病

典型的叶烧症状为在叶片尖端边缘形成半圆形坏疽,有时也表现为在叶片边缘形成萎黄或坏疽或于未展开或展开之幼叶部分部位出现黄绿斑点,有时也有白色斑点。

在亚洲型杂交百合顶叶上常可见环状白化之病征;在东方型杂交百合上则叶片末展开之际即已受害,可见叶片中间缢缩,病征由白化斑至褐化斑。若叶烧轻微,作物仍可生长,若严重到白化斑变成褐斑,该处叶片会卷曲,更严重时所有的叶片及幼嫩花苞均会受损,植物即停止生长。

由于从叶烧的叶片上分离不出病原菌,一般认为可能与氟化物的污染及低pH值有关,认为避免施用具有氟化物污染源如过磷酸肥料、控制pH达6.0~7.0时则可避免叶烧发生。

一般而言,当氮肥过多、水分太高、根系生长不良、土壤含盐量高及植株茎叶生长超过根系发育时,叶烧发生率增加,且大球比小球更易发生叶烧病征。

预防叶烧的方法有:

1、不要选用敏感的品种,若不能避免时不要选用更敏感的大球。

2、于种植前湿润土壤,选择具良好根系之种球并给予深植。

3、艳阳天应采取遮荫或洒水来陶氏蒸发作用,并在敏感度增加的时期作好水分控制,防止温室温度及空气湿度较大的扩散,尽量维持相对湿度在75%左右。

4、快速的生长应尽量避免。对敏感的亚洲型百合杂交种而言,在前四星期,温室的温度需维持在10~12℃,对东方型百合杂交种而言,前六星期,温室的温度须维持在15℃。

5、注意施肥尤其避免含有氟化物的污染,调节pH值及EC值使pH达6以上。

6、会伤害根部的病虫害应给予有效的控制。

二、盲芽、消蕾、落蕾

引起盲芽、消蕾、落蕾之原因,主要和品种、种球预措及栽培温度、光度有关。一般而言,强制休眠冷藏球贮存愈久,将来种植後发生盲芽、消蕾、落蕾的机率愈增高。

就亚洲型百合而言,若于长期贮藏或延长贮运期间温度未控制良好,造成种植前抽茎花芽分化,且于种植前短缩茎伸露出鳞茎数公分以上,或延后定植,便会引起盲芽、落蕾及节间伸长受阻等问题。而在花芽分化早期遇到高温(25℃以上),不但花朵数减少,亦容易发生盲芽或消蕾现象,尤其亚洲型百合大部分品种上限温度为28℃,在30℃则落蕾严重,30℃以上高温则会盲芽。铁炮百合亦同,在30℃以上高温栽培,花蕾在3毫米左右时停止发育而造成发育不良个体。

一般而言,在花芽分化早期遇到低温影响尚小,一旦露蕾而尚未完全发育时,遇到低温则易发生消蕾或落蕾的现象。对铁炮百合而言约1厘米以下的花蕾遇8℃之夜温,20日后即发生消蕾;花蕾2厘米时遇9℃左右之低温则花蕾发育不良且异常花发生增多;而6厘米以上之花蕾即使保持昼温13℃,夜温0℃,40日后亦不发生异常现象,也就是说发蕾后到花蕾达6厘米之前,如果遭遇低温容易发生异常花,因此,此时期之温度管理尤为重要。

因此,为防止花芽分化与发育失败,应避免种球过度强制)令藏,萌芽鳞茎种植时勿超过3厘米。在栽培期尽量保持在日温25℃以下,夜温15℃,避免25℃以上的高温及强光。对高温敏感亚洲型品种,夏季种植需有降温设施,如蒸发)令却系统与遮荫,以控温在28℃以下,可有效减少落蕾率。至於乙烯气体的污染,包括因逆境时造成乙烯过量生成而引起落蕾,可施用乙烯抑制剂以消减落蕾问题(Mason,1991),另亦可从育种着手,选育抗耐逆境品种。

三、日烧

日烧即指被阳光灼伤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叶片、花苞上,在露水或灌溉水未干之际,于阳光强烈照射下造成植物组织之细胞因高温而坏死。症状显于叶片组织常为于向阳面形成均匀之白化现象,于花苞则为于向阳面形成褐化之灼伤痕迹。预防方法为搭设遮荫网。勿在强日照下进行喷灌。

四、微量元素缺乏

如果栽种土壤理化性质不佳,百合容易发生营养失衡的现象,尤其以东方型杂交百合最为敏感。一般缺铁、锰、锌造成植株顶端幼叶呈黄白块斑点,尤其缺铁会造成百合叶脉间的叶肉组织呈现黄绿色,缺铁症愈严重植株黄化现象愈严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百合 落蕾 品种 黄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