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经

他连海都没有见过,却靠海参年收入3500多万元!


这位小伙子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有青春期毛病的人,因为他网瘾重,夜不归宿是常事。但小伙子好在有一颗炙热的孝心,能体谅到父亲的不容易,给父亲买海参水喝,却从而发现了自己的致富道路!

在大连海参市场上,一个从小连海都没见过的外地人竟成了大连海参行业里的一匹黑马,年收入3500多万元!这个外地人的名字叫做杜树文,杜树文出生在黑龙江省鸡西市,15岁那年,父亲送他去学修摩托,可是因为他总去打游戏而没学成。他甚至还有很多字不会写,因为写不出“鱼香肉丝”,连服务员都干不了。十多年间,他开过搅拌机,当过工人,倒腾过水果,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没有未来的人,然而,就在2009年,因为送给父亲的一碗海参水,杜树文从此开始了不同的人生。

故事的最开始,杜树文在葫芦岛倒腾海鲜,顺便学习别人,吸取经验。那时,他发现有些买不起海参的人会用海参水来代替吃海参,杜树文想到了常年挖煤的父亲,就每天带回去给父亲喝,这让他觉得海参水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他狠狠心,凑了10万元钱,在葫芦岛开了一家海参店,可是开业两个月竟然一个人都没有,好不容易来了个人竟然还不是买海参的,而是让他泡发海参。这件事没有打击到他,反而给了他启发:他要给别人代发海参。

杜树文在当地的媒体上登出广告:本店免费代发海参。他觉得,免费代发海参,至少是让顾客进了门,这就成功了一半。不到两年,杜树文凭借积累的人脉在葫芦岛开了3家店,一年就有了100来万元的收入!看着生意蒸蒸日上,杜树文并没消停下来。2011年,春节刚过,杜树文就租了一辆面包车,抱着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连夜搬到了大连。杜树文为什么要去大连呢?

接下来,杜树文感到,自己尽管已经有了三家店,但是却没有自己的品牌,这样下去挣不了大钱!于是杜树文决定去全国海参最有名的地方——大连,成立自己的公司!然而本地的老牌海参企业早已根深叶茂,别人吃肉,连汤儿都轮不上他喝,果然,两年下来,他不但没立住,还趴下了,共亏了150万元。就在这个当口,他还花了六万多元去培训班学习,这可把他的妻子气坏了。杜树文这么“作”,是因为他终于琢磨明白了一件事,学习是永远都不能停的。过去他不学无术,导致现在栽了无数次跟头。就连去当个服务员,人家发现他不会写“鱼香肉丝”,人家都不要他。现在,为了弥补过去欠下的“学习债”,杜树文要重新打起精神,去学那些曾经觉得不重要的知识。

杜树文学到了知识后,2013年, 杜树文重整旗鼓,凑了200万元,建起了加工厂。同年秋天,他开始收购原料海参为生产做准备。他了解到大连海参行业的大佬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部分企业网络的销售,尤其是电商平台的销售,都比较差。杜树文便瞅准了即食海参的网上销售市场。

要知道即食海参有个特点,就是必须要低温储存,因此即食海参必须冷链运输,成本高且风险大。但是杜树文觉得,越是别人不愿意干的事,越能赚到钱。经过反复的实验后,他制定出详细的包装和发货细则。2014年底,杜树文的企业在网络上异军突起,销售额达到了2600多万元!

2015年,杜树文又推出自发海参,放在水里自己就能发。此外,也是受到当年给父亲喝海参水的启发,杜树文还在泡海参的水上做起了文章。他向消费者推广先喝汤、再吃参的食用理念。2016年,凭借网络和实体店的双重发力,杜树文企业的销售额达到了3500万元!

其实这个致富案例的最开始只是因为是受到当年给父亲喝海参水的启发,然后杜树文就在泡海参的水上做起了文章。他向消费者推广先喝汤、再吃参的食用理念。很少有人知道,这背后是杜树文对这碗海参水无限的情缘!所以致富的道路既好走也不好走,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所作的每一个决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积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