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脂肪营养针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影响仔猪日粮脂肪消化吸收的外源性因素。

  3.1不同的脂肪来源

  来源不同的脂肪,仔猪消化吸收的效果差异很大。试验表明,各种脂肪消化率大小依次为椰子油、豆油、玉米油、牛油(Cera等,1989;Jones,1992;陈匡辉等,1997),对于单一的油脂与混合油脂,认为后者优于前者(李德发等,1990)。这种差异实质上是由于脂肪酸碳链的长度和脂肪酸饱和度不同而造成的。

  3.1.1脂肪酸碳链的长度

  Braude等(1973)发现脂肪酸的吸收速度与碳链长度呈负相关,碳链越短越易消化吸收。Chiang等(1990)认为中短链脂肪酸比长链脂肪酸易吸收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短链脂肪酸酯化率低,大部分可以直接吸收,不必经过脂肪酶的降解,而长链脂肪酸必须经过酯解作用,形成脂肪微粒后才能被吸收;二是中短链脂肪酸是通过门静脉直接进入肝脏,而长链脂肪酸必须在吸收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酯才能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转运。因此,中短链脂肪酸在利用效率、利用速度上都显著高于长链脂肪酸。

  3.1.2脂肪酸的饱和度

  Freeman等早在1963年就已确定,一般不饱和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更易消化吸收(椰子油例外),二者呈明显的线性关系。Stahly等(1984)认为脂肪的消化率取决于整个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U)和饱和脂肪酸(S)的比率,仔猪对脂肪的消化率与U/S值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仔猪对植物油的利用能力一般高于动物性油脂,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后者高,而对椰子油来讲,虽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但因脂肪酸碳链较短,故易被消化吸收。Powles等(1994)认为U/S为5.71时,仔猪对脂肪的消化能值最高。

  3.2铜(Cu)的添加

  Dove等(1995)报道,在日粮中同时添加铜和脂肪比单独添加二者之一效果要好,认为Cu水平和脂肪水平对日增重(P<0.01)、料肉比(P<0.01)、和ADFI(P<0.01)存在显著互作,同时添加5%脂肪和250ppm铜与单独添加15ppm、250ppm铜比较,前者显著提高了生长速度(P<0.05)、饲料效率(P<0.05)和ADFI(P<0.01),但添加5%脂肪和15ppm铜得到的结果相反。Haydon(1992)和孙素玲等(1996)亦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说明铜与脂肪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在含有250ppm铜的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使脂肪表观消化率从60.8%上升到85.1%(Dove,1995),Luo(1996)也得到了铜可提高脂肪表观消化率的结果。

  目前,认为铜影响脂肪利用效果的作用机理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铜可作为某些消化酶的激活剂,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日粮中添加250ppm铜显著提高小肠中脂肪酶和磷脂酶A的活性,促进脂肪吸收(Luo,1996;Dove,1996);二是铜的抑菌作用,可降低胃液pH值,抑制胃内病原菌的繁殖,提高胃肠消化吸收能力;三是铜可促进卵磷脂的合成磷脂是脂肪酸吸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而铜是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组成部分,能促进磷脂的形成,铜缺乏时,磷脂的合成受到损害,影响脂肪的吸收利用。

  3.3卵磷脂和胆碱的添加

  大量试验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卵磷脂有助于提高脂肪的利用率(Jones等,1992;R.D.Esouza等,1995;Brown等,1998;张庚华译,1998)。原因是卵磷脂可促进脂类从肝中转移,还可作为乳化剂来弥补仔猪胆汁酸的分泌不足,促进消化吸收。但有人认为添加卵磷脂仔猪生产性能的改善与脂肪消化率的提高没有直接关系(Brown等,1998;张鹤亮等,1999)。据统计,添加卵磷脂后,有81%的试验报道可以明显提高仔猪日增重,近60%的报道对饲料转化率有所改善(张庚华译,1998)。作为合成磷脂和卵磷脂的唯一物质――胆碱,在脂肪代谢过程中还起到提供甲基的作用,胆碱的缺乏,会使脂肪代谢受到阻碍,降低脂肪的吸收利用效率。

  3.4肉碱的添加

  在动物体内,只有L?肉碱具有生理活性。L?肉碱的主要作用是转运长链脂肪酸通过线粒体内膜以便进行β-氧化。其作用效果与动物日龄、日粮组成(如氨基酸组成,尤其是赖氨酸含量)环境温度有关。在断奶仔猪体内,L-肉碱的合成能力较差,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肉碱可提高脂肪利用效率。Hines等(1990),报道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肉碱可提高仔猪断奶后3~5周的日增重和料肉比(P<0.05),提高对豆油的利用率,乔清艳等(1998)亦得出了添加肉碱可提高添加脂肪日粮转化效率的结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豆油 饲料 处理 棕榈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