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国外仔猪寄养的研究及技术措施


  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晚期寄养的仔猪在适应新环境和成功哺乳的速度上都较早期寄养的仔猪慢。不同日龄寄养对母猪的泌乳量是有影响的,而对乳的主要成分是没有明显影响的。

  寄养仔猪体重、收养栏仔猪体重和数量

  根据初生重进行寄养,寄养仔猪不但生长快,同时死亡率也只有寄养到体重不相近的窝内的一半。初生重0.8千克的仔猪在原窝中的死亡率高达62.5%,而寄养到体重相似的窝中死亡率只有15.4%。

  把初生重低的仔猪分别寄养给初生重处于平均水平和初生重高的仔猪窝内(产后12小时内寄养),同时根据收养栏内仔猪数量的多少分大窝(12头)和小窝(8头)两种,然后观察寄养仔猪的增重情况和哺乳行为变化。结果表明,小窝条件下,初生重低的仔猪不论是寄养给初生重平均水平的还是高的,寄养仔猪的行为与收养栏仔猪相比都没有明显地不同;在大窝条件下,不论是寄养给初生重平均水平的还是初生重高的,初生重低的仔猪较收养栏仔猪失去了更多地哺乳机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去争夺乳头。

  在大窝条件下,不论是寄养给初生重平均水平的还是初生重高的,收养栏仔猪的相对体重对寄养仔猪的死亡率都有显着地影响。而到3日龄时,寄养仔猪的增重与窝的大小和窝的类型(初生重高的或平均水平的)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都没有明显地关系,但到21日龄时,寄养到小窝的仔猪的增重显着地高于寄养到大窝的仔猪。

  据报道仔猪体重与其乳汁摄入量呈很强的正相关,把2周龄大的仔猪寄养到刚分娩的母猪窝内,发现母猪随后一周的泌乳量增加了26%;而相反地,将新生的仔猪寄养到2周龄大的仔猪窝内,母猪随后一周的泌乳量下降了22%。4周龄时仔猪平均体重并没受到寄养的影响,这也暗示了寄养本身对仔猪增重是没有影响的。

  寄养方式和寄养程度

  连续寄养增加了病原传播的机会,因而增加了断奶前的死亡率和断奶后的感染率,同时对仔猪和母猪的行为也有不利的影响。研究显示,连续寄养使仔猪生长率降低了20%,而断奶重变异减少了41%,断奶重变异的减少使仔猪体重更加趋于一致。

  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阳性的猪群中,把寄养限制到最小程度时(24小时以内,只考虑窝仔数和有效乳头的平衡),断奶前和保育期仔猪的死亡率都明显下降,出栏重也得以提高。作者最后建议在PRRS暴发的猪群中,即使仅在24小时内进行寄养也要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在母猪分娩后1、4、7、10、13和16天进行连续寄养,观察结果如下,除了第1天以外,实施寄养随后的2个小时里寄养组内仔猪之间的争斗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多发生于寄养仔猪与收养栏仔猪之间;除了第1天和第16天以外,哺乳期间的争斗,寄养组内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能持续到寄养后24小时;除了第1天以外,寄养组内仔猪皮肤因争斗而损伤的明显多于对照组;实施寄养随后的2个小时里,哺乳时寄养仔猪里只有66%能够吃到乳头;除了第1天以外,实施寄养随后的15个小时里,哺乳时母猪无效放奶的次数寄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第4、7、13和16天时母猪侧卧的时间也较对照组少了15%~30%;除了第1天以外,寄养组母猪咬仔猪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母猪,且咬的对象多是寄养仔猪;断奶时寄养仔猪的重量比对照组低13%,收养栏仔猪比寄养仔猪高,而比对照组低。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哺乳期间连续寄养对仔猪和母猪都有应激,并不能提高断奶重。还有一些其它因素,比如寄养时收养母猪的有效乳头数必须考虑进去;同时,进行寄养时,要多以公畜为对象,而非母畜,因为在寄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母猪繁殖性能较差;而且,在寄养年龄大的、弱小的仔猪到较晚产仔的母猪窝内一直到断奶时,要注意的问题是,寄养仔猪断奶的日龄不要超过本场所规定的最大断奶日龄,以便更好的控制一些疾病的感染。

  可以看出寄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应加以综合考虑。同时也可以看到寄养对仔猪和母猪的行为影响是很大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连续 生长率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