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广东省养猪机械化发展情况调查



   据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副所长陈永志介绍,在省内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当中,像丘初集这样的中小型养殖户占到80%以上。他们大都经济底子薄、集资能力弱,对购机补贴资金有着强烈的需求。
   除了养殖户,设备制造商也是购机补贴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广州市华南畜牧设备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罗成彬告诉记者,自从国家开始对畜牧机械提供补贴,公司的销售额平均每年都增涨15%以上,许多之前想买但一直为资金发愁的用户纷纷下单。广东广兴牧业机械设备公司总经理黄瑞森的感受则更加深刻,"有个江西吉安的客户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跟我说,以前每到过年工人放假,都要小心翼翼地问一句'年后还来不来?什么时候能回来上班?'现在拿了补贴买了机器,看到工人回家都没那么胆战心惊了。"
记者手记
   采访结束,恰逢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一轮的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下37个月以来的新高,之前专家预言的CPI拐点并没有到来。食品价格上涨了14.8%,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堪称CPI高涨推手。
   近年来,猪肉价格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不少人将猪价暴涨暴跌归咎于饲料价格的上涨。其实对比即可发现,近年来饲料价格虽呈上扬趋势,但曲线始终平稳,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猪肉的供给不平衡,归根到底是生猪出栏量的大起大落造成了猪价的起伏跌宕。
   那么,又是哪些因素导致生猪产出不稳呢?应该说,规模化养猪率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规模化养殖一次性投入大(万头猪场一次性投资约为1000万元)、回收期长(2-3年),限制了规模化养猪的发展步伐。据统计,我国的养猪户当中,有1亿多户均为散户。散养缺乏计划性,对市场的判断非常盲目,猪肉价格高就一窝蜂地养,造成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后又大面积放弃养殖,使得产量大起大落。此外,疫病也是困扰养殖的一大难题。
   由此可见,在生猪养殖这件关系老百姓菜篮子的大事上,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应优先发展,就在不久前的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出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而要发展规模化,就势必离不开机械化。很难想象在一个大型养猪场,上万头甚至是十多万头猪却要依靠几百名工人来饲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自不待言,其间还隐藏着安全隐患。
   广东省的养猪机械化发展情况虽有自己的特点,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那就是中小型的专业养殖户占据了较大比例,受资金掣肘,只能对现代化的养猪设备望而兴叹,疫病一旦发生,所养猪群很可能"全军覆没"。与此同时,这部分养殖户还受到招工难、工人素质低且跳槽频繁的困扰,亟待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帮助。放眼全国,四川、湖南、河南等养猪大省无不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如何加强政策扶持,通过推进养猪机械化来促进养猪规模化,稳定生猪出栏量,进而稳定猪肉价格,有待国家有关部门作出深思熟虑的考量与抉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牧 疫病 猪肉 温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