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广东省养猪机械化发展情况调查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近三十年来,广东省被国人寄予了特殊的情感,肩负着非同一般的象征意义。无独有偶,生猪养殖,这个在中国盛行了六千年的古老行当,同样是在广东酝酿出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工厂化、规模化养猪由广东首开先河;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养猪企业落户广东;我国从美国引进的第一条万头机械化养猪生产线,也是率先在广东投入使用,使广东成为养猪机械化的探路者和先行者。
   近年来,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政策效应逐步向畜牧养殖机械渗透,为广东省的养猪机械化拓宽了市场,注入了活力,进而促进了规模化、专业化生猪养殖业的壮大。据统计,广东省养猪专业化水平已经高达80%,每年可出栏肉猪3700万头,自给率达到70%,每年还可为香港澳门供应生猪20万头。现如今,"养猪必须规模化,规模化离不开机械化"已经成为共识。
   在广东开办一个现代化的万头猪场,至少需要投入1000万元,其中成套养猪设备的占比达到30%-50%,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买吧,资金颇感吃力;不买吧,又面临着用工、疫病等问题的困扰,这令专业养殖户尤其是中小型养殖户陷入两难。
   2009年,畜牧水产养殖机械作为专门的种类被纳入《2009-2011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广东省内积蓄已久的购机潜力迅速被盘活。2010年,广东在全国各省区中首开先河,将养猪养鸡设备首次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当年购买列入补贴目录养殖设备的用户,均可享受30%的购机补贴。今年,广东继续加大对养猪设备的购置补贴力度,种猪测定系统、母猪群养管理系统、自动送料设备、定位栏、分娩栏、保育栏等设备均列入了补贴范围。
   成立于2007年的阳西温氏禽畜有限公司隶属于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现有两个大型养猪场,年出栏量达到14.5万头。第一个养猪场在2008年建成,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500万用于购买成套养猪设备。由于当年畜牧机械尚未纳入补贴,这500万全是公司自主投入。公司负责人李喜梅告诉记者,阳西市地理位置偏僻,当地农民有在家养猪的传统,由于养殖方法不科学、卫生条件落后,疫病频发,效益很差,"我们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的养猪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就是机械化养殖--这是生产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要。"
   2009年,阳西温氏禽畜有限公司的第二个养猪场建成,几乎与此同时,李喜梅的设备供应方--广州市华南畜牧设备有限公司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购买养猪设备可以享受国家的购机补贴啦!虽然当年的补贴种类仅限于定位栏、分娩栏和保育栏,但还是让公司一下子节省了80多万元。2010年,种猪测定系统、母猪群养管理系统、自动送料设备等产品也被纳入了补贴范畴,这钱就省得更多了。据李喜梅透露,公司两个新的养猪场亦已破土动工,预计2-3年内即可投产,养猪设备已经被列入了预算清单。届时公司4个猪场一年的总产量将达到32.5万头。
   购机补贴还让公司萌生了帮助周边散户的想法。在阳西,建一个100头规模的小型养猪场,至少需要投入7-8万元,农民需要贷款才能凑够,根本没有余力购买机械设备。"我们就把因享受补贴而省下来的钱用于扶持当地的养猪户,帮助他们提高产出率、增加效益。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启动了100多个养猪户的扶助项目,效果非常好。"李喜梅如是说。
   如果说阳西温氏禽畜有限公司"背靠大树好乘凉",财大气粗,补贴资金并不能够完全影响他们的购机意愿,那么博罗县龙华镇溢丰养猪场则更具代表性、更能说明问题。溢丰养猪场拥有500头母猪,生猪年出栏量在1万头左右,属于标准的中小型养殖户,用猪场负责人丘初集的话说,属于"靠天吃饭"的类型,"就说眼下,天气那么热,人都受不了,更别提猪了。猪一受热就容易生病,胃口也不好,出栏期就会延迟。"对于养猪设备的好处,丘初集也是心知肚明的,"有了湿帘就可以给猪降温,疫病自然就少了。用设备还节省人工--现在工人很贵啊,一个月要2000多块,人家还不一定给你干,因为养猪太苦了。"
   饶是如此,入行多年的丘初集也是直到2010年才开始购买养猪设备的,原因当然是缺钱,"机器好是好,可我没有那么多钱。"去年,在充分了解购机补贴的政策后,他一下子购买了总价50万元的定位栏、分娩栏和保育栏,享受到了18万多元的补贴,自己只掏32万。"要是这50万全都自己掏,那就要了命了!"丘初集的妻子陈莉忍不住从旁插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牧 疫病 猪肉 温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