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细菌继发性感染是引发猪高热综合征呈现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细菌继发性感染是引发猪高热综合征

呈现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 长春市130062)

从发生高热综合征的猪群中不仅检出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同时也检出多种细菌与寄生虫继发性感染。当猪只混合感染多种病毒后,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力低下,抗病力降低,致使其他病原体如细菌与寄生虫等容易侵入机体引发继发性感染或者机体内的某些常在的致病菌发生内源性感染,使疾病呈现多样化,病情复杂化,增大了临床诊断与防控的难度,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许多临床实践证实,细菌继发性感染是引发猪高热综合征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如何防控猪高热综合征中继发性感染的主要细菌性疾病谈点个人意见,提示不要忽视细菌性疾病的防控。

1、副猪嗜血杆菌病

1.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在猪群发生高热综合征时,猪只感染兰耳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和猪瘟病毒后,常见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并与巴氏杆菌、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支原体等混合感染,使疾病多样化,病情复杂化,大大地增高了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国,主要危害1-28周龄的猪只,特别是断奶前后的仔猪和保育阶段的仔猪最易发病,死亡率很高。临床上发病率多为20%-90%,死亡率,5周龄以下的仔猪为90%以上,育肥猪为20%,母猪为30-40%,并可引发流产。病菌主要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中,成为常在的正常菌群。因此,带菌猪和慢性感染猪为本病的传染源。一般经接触和空气飞沫及污染物传播。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呈地方流行性。管理不良,断奶,混群以及气候变化恶劣等应激因素可诱发本病的暴发,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发病时,在临床上以高热、沉郁、减食、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疼痛,跛行,耳尖发紫,眼脸水肿为特征。病理变化以心包炎、肝周炎、胸膜炎,腹膜炎和关节炎为特点。

目前,本菌共分离出15种血清型,其中1、5、10、12、13、14型毒力最强,可引起猪只急性死亡;2、4、8、15型为中等毒力,常引起关节炎和浆膜炎症状;3、6、7、9、11型毒力较低,不引起临床表现。据蔡旭旺等报导,我国当前流行的副猪嗜血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为4、5、12、13型。德国主要流行4、5型,美国和加拿大为4、5、2、7、13型,澳大利亚为5、10、13、9型等。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其毒力差异很大,各个血清型之间免疫交叉保护力很低。

1.2、主要防控措施

1.2.1、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兽医卫生制度

要认真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保持猪舍干燥清洁、空气流动;降低饲养密度,防止各种应激的发生,以阻断病原体在猪群中的交叉传播和母子代之间的水平传播。

1.2.2、免疫预防

副猪嗜血杆菌多价血清灭活菌苗:种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3毫升;母猪产前6周首免,两周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于每胎产前5周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3毫升;仔猪7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毫升,28日龄2免,每头肌注2毫升。

免疫时使用多价血清灭活菌苗,配合猪用转移因子(免疫增强剂)分别肌注,可明显的提高免疫效果,增强免疫力。使用的疫苗菌株的血清型与猪群发生的嗜血杆菌血清型要相对应,如不对应,其免疫效果不佳。

1.2.3、药物预防

副猪嗜血杆菌有很强的耐药性,多种抗生素对其无效。对卡那霉素、链霉素、羧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磺胺类药物、土霉素类药物等耐药;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中度敏感;对泰拉菌素、氟苯尼考、头孢拉定、地米考星、林可霉素、泰乐菌素等敏感。药物预防可选用下列方案:

仔猪:头孢拉定粉100克,溶菌酶100克,板兰根粉200克,拌入100千克饲料中连续饲喂12天;或者穿心莲粉400克,6%地米考星800克,阿莫西林180克,拌入1吨饲料中连续饲喂12天。或于仔猪断奶当天,每头肌注泰拉菌素(瑞可新)0.2毫升,可有效预防本病。

成年猪:喘速治(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微囊包被的干扰素和排疫肽)500克、溶菌酶160克、板兰根粉500克,拌入1吨饲料中连喂12天;或者氟康王(氟苯尼考、微囊包被的细胞因子)500克,抗菌肽200克,拌入1吨饲料中连喂12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饲料 病毒 小猪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