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跟着熊德明学养猪




  “养猪是个细致活,必须要对每头猪的情况了如指掌。”别看李洪波这个小伙子表面上大大咧咧的,做事却很细致、很耐心。负责给猪喂食、打疫苗、配种等,上网学习和查询养猪的科技知识,都由他一手完成。

  喂完猪食已是19:35。这时,李建明购买的种公猪正好运回来了。大家又忙着给安窝,让它适应新环境。

  趁着天色未暗,熊德明又扛起锄头前往屋前的菜园赶,给四季豆松土、锄草。

  这时,记者已经累得腰腿酸胀不已,但一看熊德明还要干活,于是又跟着一起到菜园拔草。

  记者档案

  张水红:重庆晚报时政部记者,从业6年,作品多次获得重庆新闻奖、中国晚报新闻奖等。

  罗静:2011年成为重庆晚报时政新闻部的一名新记者,刚踏上追逐新闻理想的征程。

  体验背景

  2011年4月26日,重庆晚报记者张水红和实习记者罗静,按照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三进三同”活动统一部署,走进云阳县人和镇养猪专业户熊德明家,和这位曾经向总理讨薪的农妇一起体验养猪的艰辛。

  “熊德明”

  可能成为商标

  “其实,养猪是个高投入、低回报的生意。”熊德明说,目前他们的养猪、买生猪只是最原始的交易,好的情况下年收入有15万。这是熊德明一家艰辛劳动的回报。平时,他们每天是这样安排的:

  上午6:30-11:00,依次进行拌料、铲猪粪、冲洗圈舍、喂猪食,同时查看每头猪是否有异样、哪些母猪到了配种期,等;

  下午4:30-7:30,重复以上工作;

  晚上10点左右,到猪圈巡视一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一家人重复着这些看似简单却劳累的工作。熊德明希望,能将养猪产业往深加工方向发展。此前有一家香肠公司找他们洽谈,希望双方合作,用“熊德明”商标冠名。“是否合作,我们必须对那家公司进行调查、了解,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熊德明说,她卖的是放心猪肉,必须保证深加工的肉制品也是放心食物。

  心灵得到了净化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农村度过的,记得每年妈妈要养一头猪。印象中,养猪的主要工作,是每天端盆食物喂猪吃。

  天热的时候,也是我最痛苦的时候,因为妈妈要让猪到水沟里滚泥消暑。我的任务就是在一旁看着,不让猪跑到别人庄稼地里。然而,几乎是百分之八九十次以上,猪儿都在我做白日梦或者和小朋友玩得忘乎所以的时候溜了。妈妈总是气得跳脚,佯装追着要打我……
回忆童年时光,感觉很有趣、很温馨。但在熊德明家劳作两天,我们天天累得脚酸腿软,恨不得早点逃离,全无儿时记忆中的乐趣。而这样高强度的劳作,熊德明一家天天干着、累并快乐着。这是为何?熊德明对温总理关心百姓、对政府支持她创业至今心存感激,一再说要养放心猪,卖放心肉,以此回报政府回报社会。

  生活在大都市的我们,却总是诸多埋怨,不是嫌工作累就是抱怨生活枯燥无聊。当我们接触到无数个“熊德明”后,心灵也被净化了要用最积极的状态,拥抱每天的生活。张水红

  重庆晚报记者 张水红 实习记者 罗静 报道摄影

  作者:张水红 罗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母猪 重复 猪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