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生猪赤霉菌毒素中毒及其防治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人们对黄曲霉毒素中毒比较重视,但对赤霉烯酮中毒认识不够。目前,临床上赤霉菌毒素中毒病例有增多迹象.应引起广大养猪朋友的重视。现将生猪赤霉菌毒素中毒有关问题阐述如下。

1赤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

赤霉病谷物中有几种毒素,其中有两种可对猪产生不良影响:一种是赤霉烯酮(F-2),是一种类雌激素物质,可造成猪的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上的变化;另一种是单端孢霉烯(T-2)及其一些衍生物,可引起猪的拒食、呕吐、流产和内脏器官的出血性损害。

1.1赤霉烯酮(F-2)中毒

根据饲料中的毒素含量以及生猪生长时期不同,中毒症状亦有不同。

1.1.1育肥猪

临床上表现为发情样症状。外阴部异常肿胀,乳腺增生,严重的排尿困难,有的发生子宫脱出。由于阴部水肿,局部发痒,病猪常在圈舍的墙上来回蹭,而引起局部出血。日龄小的猪症状明显,日龄大的猪症状较轻。

1.1.2公猪

公猪临床表现为睾丸萎缩、性欲减退、呈现雌性化。

1.1.3青年母猪

性成熟前(1~6月龄)表现为外阴红肿,乳腺、乳头肿大,年轻的生长猪会出现直肠、阴道脱垂:性成熟后表现为发情周期不规律。

1.1.4成年母猪

临床表现为不孕、胎儿于尸化、胎儿被吸收和流产,由于黄体的作用还可能出现假怀孕。

1.1.5泌乳期的母猪

摄入毒素会导致哺乳仔猪外阴肿大。

1.1.6怀孕母猪

常在怀孕后50~70天时,发生早产、流产。

1.1.7妊娠母猪

着床后30天内胚胎完全消失,之后表现假怀孕。

1.1.8泌乳母猪

低浓度的毒素不会对泌乳期母猪产生影响,但会延长断奶到配种的时间间隔;高浓度的毒素可使哺乳母猪泌乳减少,严重的无乳。

1.2单端孢霉烯(T-2)及其一些衍生物中毒

T-2中毒,在临床表现上差异很大。一般为拒食和呕吐、消化不良、腹泻,或伴有胃、肠、心、肺、膀胱和肾的出血性损害。其所以导致出血.是因为毒素对VK产生颉抗作用,使凝血酶原不足,凝血时间延长。部分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还对皮肤有毒性,引起皮肤红肿、瘙痒。

2诊断

本病是由于用感染赤霉病的小麦或玉米饲喂猪所致。可根据临床症状以及饲料中毒素测定结果诊断。

3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可进行一些非特异性的治疗。当F-2中毒时,要保持环境卫生,复位脱出的阴道和子宫,停喂霉变玉米,增加青绿多汁饲料。中毒严重的猪群可在料中添加

0.0125%维生素C,连用5天.辅以抗菌素治疗。深度持续发情的母猪可注射前列腺素或PG 600。T-2中毒时.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可试用止血剂。

4预防饲料发霉的方法

4.1注意做好饲料保存工作

要求保存饲料的仓库必须保持干燥、清洁,饲料下面要有垫底.上方及周围要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

4.2缺氧防霉

在多雨季节,可用塑料袋密封贮存饲料,抑制霉菌繁殖。

4.3醋酸防霉

将2份醋酸和l份醋酸钠混合,再加入l%的山梨醇搅拌均匀,干燥后以1%的比例搀人饲料中,用此法贮存90天以上不会霉变。

4.4丙酸钙(钠)防霉

在每100kg饲料中加入100g的丙酸钙,或50g的丙酸钠,经搅拌均匀后,贮存于木桶、水泥池或塑料袋中,有效期可长达2个月以上。

4.5克霉净防霉

在每吨混合饲料中加入0.5kg克霉净,两个月不会霉变、结块。

4.6做好饲料管理工作

饲喂畜禽时,做到饲料少给勤添.注意清除饲料结块现象:饲槽、饮水器要经常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饲料还必须经常进行翻晒.以防饲料霉变。

5饲料霉变的预防

5.1减少污染源

采购原料时,加强检查,防止发霉变质的原料入库。

5.2控制原料含水量。保持环境干燥

一般原料要求水分在13%以下,对含水量高的应及时晾晒,贮料仓上方要留有空隙,以便空气流通。

5.3适当添加防霉剂

常用的防霉剂有双乙酸钠、丙酸钙、抗氧安、克霉净等。

5.4饲料的合理贮藏

仓库要求通风、干燥、地势高,底部、侧壁均应做防潮、防水处理,最好底部有木板架隔离。

6霉变饲料去毒方法

6.1水洗去毒法

将发霉的饲料放入缸中,加入清水(最好是开水)泡开,用木棒进行搅拌,清洗5-6次后,便可用于饲喂畜禽。

6.2碱性去毒法

用石灰水、氨水等碱性溶液浸泡饲料,去除其中的霉菌毒素。最好同时用蒸煮法.加热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毒素 母猪 霉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