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周宁县狮城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中常有养殖户询问仔猪饲养问题。现将笔者在周宁某养殖场的现场管理实践,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及查阅相关资料,针对断乳仔猪的生长特点,就其饲养管理上应把握的几个环节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临床养猪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
1 进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1 保育舍消毒 保育舍是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在保育猪进入前,首先要把保育舍冲洗干净。在冲洗时,将舍内所有栏板、饲料槽拆开,用高压冲洗,将整个舍内的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料槽、水管等进行彻底的冲洗。同时将下水道污水排放掉,并冲洗干净。要注意凡是猪可接触到的地方,更不能有猪粪、饲料遗留的痕迹。
1.2 保育舍设施卫生安全 修理栏位、饲料槽、保温箱,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水,检查加药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检查所有的电器、电线是否有损坏,检查窗户是否可以正常关闭。
1.3 保育舍温度 将栏板、料槽组装好,将舍内的温度保持在保育猪刚转进来最适宜的温度范围(28~30 ℃),然后准备进猪。
2 分群与调教
2.1 分群 刚断乳的仔猪一般要在原来的圈舍内呆1 周左右的时间再转入保育舍,在分群时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同圈、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个体太小和太弱的单独分群饲养。这样有利于仔猪情绪稳定,减轻混群产生紧张不安的刺激,减少因相互咬斗而造成的伤害,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同时做好仔猪的调教工作,刚断乳转群的仔猪因为从产房到保育舍新的环境中,其采食、睡觉、饮水、排泄尚未形成固定位置,如果栏内安装料槽和自动饮水器,其采食和饮水经调教会很快适应。
2.2 调教 仔猪赶进保育舍时,头几天饲养员就要调教仔猪区分睡卧区和排泄区。假如有小猪在睡卧区排泄,这时要及时把小猪赶到排泄区并把粪便清洗干净。饲养员每次在清扫卫生时,要及时清除休息区的粪便和脏物,同时留一小部分粪便于排泄区,经3~5 d 的调教,仔猪就可形成固定的睡卧区和排泄区,这样可保持圈舍的清洁与卫生。
3 饲养管理
3.1 保育猪的喂料 保育猪是以自由采食为主,不同日龄喂给不同的饲料。饲养员应在记录表上填好各种料开始饲喂的日期,保持料槽都有饲料。当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先用代乳料饲喂1 周左右,也就是不改变原饲料,以减少饲料变化引起应激,然后逐渐过渡到保育料。过渡最好采用渐进性过渡方式(即第1次换料25%,第2 次换料50%,第3 次换料75%,第4 次换料100%,每次时间3 d 左右)。饲料要妥善保管,以保证到喂料时饲料仍然新鲜。为保证饲料新鲜和预防角落饲料发霉,注意要等料槽中的饲料吃完后再加料,且每隔5 d 清洗一次料槽。
3.2 保育猪的饮水 水是猪每天食物中最重要的营养,仔猪刚转群到保育舍时,最好供给温开水,前3 天,每头仔猪可饮水1 kg,4 d 后饮水量会直线上升,至10 kg 体重时日饮水量可增加到1.5~2 kg。饮水不足,使猪的采食量降低,直接影响到饲粮的营养价值,猪的生长速度可降低20%。高温季节,保证猪的充分饮水尤为重要,天气太热时,仔猪将会因抢饮水器而咬架,有些仔猪还会占着饮水器取凉,使别的小猪不便喝水,还有的猪喜欢吃几口饲料又去喝一些水,往来频繁。如果不能及时喝到水,则吃料也就受影响。所以如果一栏内有10 头以上的猪应安装2 个饮水器,按50 cm 距离分开装,以利仔猪随时都可饮水。仔猪断乳后为了缓解各种应激因素,通常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钾盐、钠盐等电解质或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率。选择电解质、多维要考虑水溶性,确保维生素C 和维生素B 的供应。
3.3 密度大小 在一定圈舍面积条件下,密度越高,群体越大,越容易引起拥挤和饲料利用率降低。但在冬春寒冷季节,若饲养密度和群体过小,会造成小环境温度偏低,影响仔猪生长。规模化猪场要求保育舍每圈饲养仔猪15~20 头,最多不超过25 头。圈舍采用漏缝或半漏缝地板,每头仔猪占圈舍面积为0.3~0.5 m2。密度高,则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等的浓度过大,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猪就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因而保证空气质量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4 温湿度控制措施
4.1 保温控制 冬季应正确运用保温设备,做好仔猪特别是刚断乳10 d 内的仔猪的保温。保温设备有多种形式:电加热预埋水管系统,地面预埋低温电热丝,250~300 W 红外线灯泡等,但均耗电量大、维修难度也大。如能采用沼气做成较理想的保温设备,利用沼气热能,通过热水管,因地制宜为仔猪设计出清洗方便、耐用、节能、恒温的保温板,则价格便宜又环保,应该是猪场在保温节能方面要努力的方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5/2008-12-27/142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