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高致病性变异株引起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生与流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更易感染;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征、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该病1987年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首先发现,然后向世界各地迅速蔓延,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没有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如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992年,欧共体将其统一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1992年5月,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其列为B级疾病。
  
  1991年,我国台湾地区首先报道该病,然后大陆学者郭玉清分离到PRRSV,从而证实中国大陆地区存在PRRS,此后,国内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出现,并分离和鉴定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1 2006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中国的流行特点与特征

  自2006年夏季以来,我国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份发生,而后波及全国各地的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主要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弥散性、出血性间质肺炎、淋巴结和各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为突出特征的猪传染病。由于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愈率较低,故称“三高一低”。2006年至今,该病的暴发与流行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起始由于人们不清楚该病的主要病原,故有“猪无名高热”的称谓。根据实验室研究表明,引起本病的最主要病原为变异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经过对分离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株全序列测序表明:病原的基因序列变化主要是在NSP2区缺失了30AA,其中仅在一段基因序列中就连续缺失了29AA.
  1.1 主要发病流行特点
  1.1.1本病以2006年夏季在我国中南部的发生最为严重,在以后的秋冬季节迅速向西、北方各地延伸,2007年春天该病除了在2006年发生过该病的一些老疫区重新抬头外,在一些新疫区也出现流行。从流行季节上看,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危害程度和传播速度较去年夏季有所减缓。
  1.1.2
  流行范围广,发病地区多.到目前为止,该病已在我国的10多个省市出现流行,流行范围已涉及我国的东、西、南、北、中各地。
  1.1.3
  大、中、小猪场以及农户散养猪均有感染发病。发病率较高,有的几乎100%发病,病死率较高,一般为50%,有的可以达80%以上。
  1.1.4
  各种年龄、各种品种、不分大小和性别都可感染发病。但有所不同的是,去年夏天,种公猪和繁殖母猪发病死亡较多,而去冬今春则主要表现为保育猪的严重感染死亡,成年种猪和育肥猪虽有发病,但死亡明显减少。
  1.1.5
  发病猪使用了替米考星、泰乐菌素、青霉素、链霉素、阿莫西林、磺胺类药物等抗生素以及复方安基比林、安乃近等退热药,治疗效果有不理想,体温暂时下降,但往往在第4~5天体温又上升到原来的水平,抗生素药物基本上不能降低发病猪的死亡率,有时反而加速了发病猪的死亡速度。
  1.1.6本病复发率较高,约占10%。土猪比良种猪容易康复,治疗效果更好一些。
  1.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发病病严重者,食欲废绝,嗜睡、呕吐、拉稀、流鼻涕、呼吸困难。病死猪全身出血,身体部分地方尤其皮表、肢体远端出血,有的四肢、耳尖出血最为严重(见图1);有的臀部、腹部、后肢皮肤出血严重,有的耳朵、四肢远心端出现黄豆大小纽扣状坏死(见图2);耳朵出血,有的呈现蓝色;有的出现紫斑。起初个别猪只出现发烧,随后迅速传播至大部分猪,体温升高至40~41.5℃,出现个别猪只突然死亡;病猪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伴有腹泻。病猪耳后耳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稍等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多数发病猪在腿部有小型扣状的溃疡或结痂。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高达50%以上,其中以保育肥猪最为严重。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00-110天)出现流产、死胎。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
  1.3 剖检变化
  1.3.1
  淋巴结出血。所有的猪只的淋巴结都有出血的症状(见图3),有的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出血严重;有的腹股沟淋巴结只是肿大,无出血现象(见图4);但是所有猪的肺门淋巴结出血,大理石外观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免疫 缺失 母猪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